[发明专利]硅橡胶组合物以及氟硅橡胶与硅橡胶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43100.3 | 申请日: | 2019-07-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2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长谷川知一郎;石神直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氏东丽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8L83/08 | 分类号: | C08L83/08;B32B25/20;C08K3/36;C08L83/07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徐舒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硅橡胶 组合 以及 层叠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的硅橡胶组合物由下述成分(A)~成分(C)构成,形成供氟硅橡胶组合物良好地粘接的硅橡胶:(A)在一个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链烯基,不具有氟烷基、或、即使具有氟烷基其比例也小于与硅原子键合的全部有机基团的20摩尔%的聚有机硅氧烷;(B)在一个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与硅原子键合的氢原子,具有与硅原子键合的全部有机基团的至少5摩尔%的氟烷基的聚有机硅氧烷;以及(C)氢化硅烷化反应用催化剂。本发明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制造氟硅橡胶层与硅橡胶层良好地粘接的层叠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橡胶组合物以及使用了该硅橡胶组合物的氟硅橡胶与硅橡胶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由实质上含有3,3,3-三氟丙基等氟烷基的聚有机硅氧烷形成的氟硅橡胶与由实质上不具有氟烷基的聚有机硅氧烷形成的硅橡胶的层叠体在各种用途中使用,但氟硅橡胶与硅橡胶的粘接性不充分,容易在其接触界面剥离,因此提出了各种用于解决该问题的方法。
作为由氟硅橡胶和硅橡胶构成的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例如,提出了如下方法:在形成氟硅橡胶和硅橡胶的橡胶组合物的任一方或双方中,配合25℃下的粘度为100mPa·s以下、分子链末端以硅烷醇基封端的二甲基硅氧烷/甲基(3,3,3-三氟丙基)硅氧烷共聚物,由此进行粘接(参照专利文献1);使含有氢化硅烷化反应用催化剂或在一个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与硅原子键合的氢原子的聚有机硅氧烷的有机过氧化物固化型的氟硅橡胶组合物和含有氢化硅烷化反应用催化剂或在一个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与硅原子键合的氢原子的聚有机硅氧烷的有机过氧化物固化型的二甲基硅橡胶组合物成型为所期望的形状,接着,在使这些组合物接触的状态下,发生氢化硅烷化反应,同时使其固化(参照专利文献2);使用由具有链烯基和三氟丙基的聚有机硅氧烷、二氧化硅系填充剂、具有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单元、甲基氢硅氧烷单元以及甲基乙烯基硅氧烷单元的有机氢聚硅氧烷以及有机过氧化物构成的氟硅橡胶组合物(参照专利文献3);对氟硅橡胶组合物与二甲基硅橡胶组合物进行共硫化粘接时,在任一方或双方中配合由BET比表面积为250m2/g以上的增强性二氧化硅和具有甲基(3,3,3-三氟丙基)硅氧烷单元、甲基氢硅氧烷单元以及二甲基乙烯基硅氧烷单元的有机氢聚硅氧烷构成的粘接助剂(参照专利文献4);使用由聚有机硅氧烷、二氧化硅系填充剂、具有甲基(三氟丙基)硅氧烷单元、甲基氢硅氧烷单元以及含乙烯基的硅氧烷单元的有机氢聚硅氧烷以及有机过氧化物构成的硅橡胶组合物(参照专利文献5);针对含有氢化硅烷化反应用催化剂或在一个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与硅原子键合的氢原子的聚有机硅氧烷的有机过氧化物固化型的氟硅橡胶组合物和含有氢化硅烷化反应用催化剂或在一个分子中具有至少两个与硅原子键合的氢原子的聚有机硅氧烷的有机过氧化物固化型的硅橡胶组合物,经由所述氟硅橡胶组合物与所述硅橡胶组合物的混合组合物,在使这些组合物接触的状态下固化(参照专利文献6)。
但是,即使是通过这些制造方法制造的氟硅橡胶与硅橡胶的层叠体,氟硅橡胶与硅橡胶的粘接性也并不充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2830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8-54075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12671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1-093996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3-103963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表2015-5024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形成供氟硅橡胶组合物良好地粘接的硅橡胶的硅橡胶组合物。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氟硅橡胶层与硅橡胶层良好地粘接的层叠体的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氏东丽株式会社,未经陶氏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31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