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制造具有两个安全特征的安全元件的方法以及该方法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42991.0 | 申请日: | 2019-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69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 发明(设计)人: | O·穆特;O·库利科夫斯卡;T·绍尔;J·菲舍尔;A·玛西娅;F·派因策;E·奥尔塞利;T·勒莱;W·霍维斯塔迪特;H·普德莱纳;D·赫内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科思创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2D25/455 | 分类号: | B42D25/455;B42D25/328;B42D25/405;B42D25/42;B42D25/46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侯鸣慧 |
| 地址: | 德国勒***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制造 具有 两个 安全 特征 元件 方法 以及 应用 | ||
为简化具有第一安全特征(310)和第二安全特征(320)的安全元件(300)的制造,提出以下方法:(a)提供光敏薄膜(200),该薄膜具有至少一个载体层(210)和与该载体层表面至表面接触的光敏功能层(220);(b)至少逐区域地曝光该光敏薄膜(200),其中在该光敏功能层(220)中形成图案,其中形成具有第一安全特征(310)的安全元件(300);(b')可选地固定该经曝光光敏薄膜;和(c)印刷所述载体层(210)并且必要时所述保护层(230),其中产生第二安全特征(32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具有两个安全特征的安全元件的方法。本发明基于包括下面的方法步骤的方法:(a)提供光敏薄膜,其具有至少一个载体层及与载体层表面接触的光敏功能层,以及可选地位于光敏功能层的与载体层对置的一侧上的保护层;(b)用图案照射曝光光敏薄膜;和(b')在形成具有安全特征的安全元件的情况下可选地固定经照射曝光的光敏薄膜。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有价文件或安全文件的方法的应用。
背景技术
用于制造有价文件或安全文件的方法已为人所熟知。这种文件用于验证人员身份,例如在越过国界时,或身份或物品或要求,例如支付一笔钱,或用于发行产品或提供服务。在此情况下,应确保文件无法被模仿、伪造或篡改,或只有经过大量努力才能模仿、伪造或篡改。因此,文件包含安全特征,其再现极其困难或甚至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例如,文件、例如纸币由不易获得的材料组成。附加地或替代地,安全特征可以由特殊油墨,诸如发光或光学可变油墨、光学元件,诸如全息图、倾斜图像、动态物体、透镜或棱镜阵列,以及纹饰、混合纤维、安全线及其他形成。还要求可容易且可靠地制造有价文件或安全文件。
例如,可以以安全元件的形式单独地制造光学安全特征,并且随后可以将特征作为贴片、层、安全线、安全带等黏接至有价文件或安全文件上的外表面上,或有价文件或安全文件中的内表面上,且在后一情况下,特征可以集成到文件中。这种安全元件可以是光学可变元件,使得分别根据检视有价文件或安全文件之角度而定,因此产生的视觉上可感知的显示是可识别的或不可识别的,和/或可呈现不同的外观。例如,由DE 10 2009 007 552A1已知有价文件或安全文件可以配置有以全息方法,尤其是体积全息方法制造的安全特征。
DE 10 2009 007 552 A1公开了一种用于制造多层安全产品的方法,所述产品由至少一张卡和施加到卡的至少一侧上的至少一个聚合物薄膜组成,其中,提供聚合物薄膜作为卷材并且配置有至少一个安全特征。为此,将聚合物薄膜的卷筒和至少一个具有n倍复制品数的条带供应至层压台并进行层压。在层压之前,在聚合物薄膜上对控制线,该控制线配属于待施加到对应复制品上的至少一个安全特征,或对配属于复制品或条带的控制线和/或参考标记进行评定。相对于聚合物薄膜的卷筒和条带彼此匹配供应速度及/或供应方向,用于准确对准。聚合物薄膜的卷筒可以是个体化的并且可以例如含有全息图。
例如,为了制造具有个体化全息图或其他光学衍射元件的标识文件,首先因此以卷材形式提供光学衍射元件,其中一卷包含多个光学衍射元件。在制备一卷所有光学衍射元件之后,将这些光学绕射元件与标识文件的配属于该光学衍射元件的坯料连接。由于位于所述卷上且限定生产批量的多个光学衍射元件仅可以在已完成此卷的所有光学衍射元件时被进一步处理,因此对于该卷上首先制造的这些光学衍射元件,存在巨大的生产顺序延迟。由此产生的问题是,产生有价文件或安全文件所需的时间基本上也由制造一卷安全元件的卷带材料上的所有安全元件所需的时间段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科思创知识产权有限公司,未经科思创德国股份有限公司;科思创知识产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29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