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冷具、物流包装容器、保冷对象物的输送方法以及保冷具的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42901.8 | 申请日: | 2019-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4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 发明(设计)人: | 香村胜一;势造恭平;黄辉心;本并哲;内海夕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夏普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25D3/00 | 分类号: | F25D3/00;B65D81/18;F28D20/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叶乙梅 |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保冷具 物流 包装 容器 对象 输送 方法 以及 制造 | ||
提供在被膜包装的蓄冷材中,可将某一边设为底而立起,在立起的情况,潜热蓄冷材的填充密度的均匀性也更高的保冷具、物流包装容器、保冷具的输送方法以及保冷具的制造方法。保冷具包括:收容部,由互相面对的膜形成,在内部填充有潜热蓄热材;线状的外部密封部,贴设在收容部的周缘防止潜热蓄热材的泄漏;以及线状的一或多个内部密封部,朝向收容部的内侧延伸,黏接收容部的内部的上面以及下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保冷具、物流包装容器、保冷对象物的输送方法以及保冷具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对在2018年6月29日,向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8-125107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引用到此。
背景技术
在低温物流系统中,保冷对象物被包装在为了抑制来自环境温度的热的流入流出的隔热性的箱内而被输送。另外,为了将保冷对象物保持在既定的温度,一般进行将蓄冷材收纳在隔热性的箱内来输送保冷对象物。另外,作为蓄冷材的方式已知有将潜热蓄热材收容在如吹塑容器(blow-molding container)般的硬质的树脂材、或被收容在软质的膜包材的袋。另一方面,若考虑输送时的保冷性能,被收容在膜包材的袋的方式是使保冷剂直接接触到保冷对象物,由此在从固相状态变化到液相状态时,可以沿着保冷对象物变形的同时进行保冷。因此,从保冷对象物的外部向保冷对象物的热流入的影响少,能够实现在潜热蓄热材的熔点附近进行被温度管理的保冷。在专利文献1,公开了可挠且耐热性优异体积小,不用担心穿孔、火灾的层叠体以及由此层叠体形成的袋。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发明中,通过厚度4μm以上的外面金属箔、厚度5~40μm的中间树脂层、厚度9μm以上的内面金属箔、2~10g/m2的自熄性树脂层构成的层叠体而形成平袋、方袋、自立袋等的袋。在专利文献1的袋,也能够假设收容潜热蓄热材,进行膜包装,由此作为保冷具直接配置在保冷对象物而进行保冷输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平11-010787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考虑空间的限制而将保冷具立起并使其冻结的情况,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构成是为了以膜包装的方式使其自立,在底部有内衬(Gusset)的自立袋,从底部朝向上部宽度变窄。因此,尽管不变形但潜热蓄热材的正面的潜热蓄热材的填充密度是朝向上部而变小,有可能无法获得正面方向的均匀的保冷性能,而在保冷剂的一部分中无法获得期望的保冷性能。另外,填充密度指的是在考虑保冷具的正面的某单位面积时,存在于此单位面积的垂直方向的区域的潜热蓄热材的重量。
另一方面,作为被膜包装的保冷具的方式,在使两片膜重合,其周缘部被贴合的袋,也就是所谓的平袋中,收容有潜热蓄热材,在将保冷具的正面(平袋的平面方向)设为底而静置的情况,具有流动性的液相状态的潜热蓄热材被均匀地弄平,在平面内的填充密度的均匀性变高。
即,在将潜热蓄热材被收容在平袋的保冷具的正面设为底而冻结的情况,由于在正面方向中能够获得均匀的保冷性能,所以平袋作为膜包材的袋可以说是优异的方式。但是,在因空间性的限制的理由欲将液相状态的潜热蓄热材被收容在平袋的保冷具的一边设为底而立起的情况,有底部膨胀,无法立起的可能性、从底部朝向上部填充密度的均匀性低,无法获得均匀的保冷性能的情形。
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成,目的是提供在被膜包装的蓄冷材中,可将某一边设为底而立起,即使在立起的情况下,潜热蓄冷材的填充密度的均匀性也更高的保冷具、物流包装容器、使用保冷具的输送方法以及保冷具的制造方法。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方案的保冷具包括:收容部,由互相面对的膜形成,在内部填充有潜热蓄热材;线状的外部密封部,贴设在收容部的周缘防止潜热蓄热材的泄漏;以及线状的一或多个内部密封部,朝向收容部的内侧延伸,黏接收容部的内部的上面以及下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夏普株式会社,未经夏普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29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靶向免疫检查点的双特异性抗体
- 下一篇:室外空调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