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合金箔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42865.5 | 申请日: | 2019-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4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左近贵浩;小西敦志;野口雅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铝株式会社;东洋铝爱科环境产品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C22F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金世煜;李书慧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铝合金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铝合金箔,其构成为,将在其厚度方向距离表面2μm以内的地方设为表层、将其余的地方设为中间层的情况下,在GD-OES分析中表层的Fe浓度为1.0质量%以上,上述表层的Fe浓度比上述中间层的Fe浓度高,在ICP分析中铝合金中的Cu的含量为0.05≤Cu≤0.30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合金箔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餐具类、用水场所的产品(水周り製品)、幼儿用玩具等赋予了抗菌性的商品越来越多。为了赋予这些商品抗菌性,一般是将以银为代表的金属粉末混炼到树脂等中进行成型,从而制成具有抗菌性的商品的方法,或涂装任意地分散有有机系溶出型的抗菌剂的涂料的方法。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金属板的表面涂装添加了有机系溶出型的抗菌、防霉剂的热固性树脂后,使其烘烤固化的防霉性涂漆金属板的制造方法。
另外,铝箔广泛用于烹调用铝箔或铝制箔盒,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通过将铜的含量设为特定的范围,从而在不添加特别的抗菌剂的情况下提高了抗菌性的铝合金箔。
进一步,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通过对使铜和/或银的含量为特定范围的铝制品实施特定条件的热处理,从而在铝制品的表面富集铜和/或银,改善抗菌性、加工性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31393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90886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335875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根据专利文献1的方法得到的产品存在导致成本增加,并且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失去抗菌性的问题。另外由于有抗菌剂自身的毒性或脱落的可能性,所以存在难以用于餐具、食品包装材料的用途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虽然记载了由于添加铜而使加工性恶化,但是没有特别记载解决方法,有因轧制性、成型性降低而导致成本增加的风险。
进一步,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技术中,抗菌性的呈现不充分。另外,存在对于加工性的改善不充分而导致成本增加的课题。再者,近年来,铜和银的价格高涨显著,在控制高价的金属的添加的同时,期望具有高的抗菌性的铝合金。
鉴于如上所述的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便宜,具有优异的抗菌性和加工性的铝合金箔。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找到了本申请的发明。该发明的要旨如下。
以往,关于银、铜、锌之类的金属,已经确认具有抗菌性,但认为铁没有抗菌性,添加的目的也是强度的提高或轧制性的改善。
本发明者等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在含有规定量的Cu的铝合金箔的表层(在箔的厚度方向距离表面2μm以内的地方)中,通过富集Fe至1.0质量%以上,能够提供成本便宜、具有优异的抗菌性和加工性的铝合金箔。本发明者等基于这些见解进一步反复研究,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以下的铝合金箔及其制造方法。
这里,将在铝合金箔的厚度方向距离表面2μm以内的地方设为表层,将其余的地方设为中间层。
[1]一种铝合金箔,其特征在于,在GD-OES(辉光放电光谱仪)分析中表层的Fe浓度为1.0质量%以上,上述表层的Fe浓度比上述中间层的Fe浓度高,在ICP(高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分析中铝合金中的Cu的含量为0.05≤Cu≤0.30质量%。
[2]根据[1]所述的铝合金箔,其特征在于,表层的Cu浓度为0.2质量%以上,上述表层的Cu浓度比上述中间层的Cu浓度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铝株式会社;东洋铝爱科环境产品株式会社,未经东洋铝株式会社;东洋铝爱科环境产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28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