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再充电机器人池清洁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42337.X | 申请日: | 2019-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23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 发明(设计)人: | G·埃尔利奇;J·麦妮;J·埃尔马莱;T·莫拉莱斯;C·埃利奥特;D·卡米西;T·洛里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3H11/10 | 分类号: | B63H11/10;B63H1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铸成律师事务所 11313 | 代理人: | 王一;王珺 | 
| 地址: | 美国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机器人 清洁 设备 | ||
1.一种可再充电自主机器人池清洁设备,用于清洁具有底壁表面、侧壁表面以及水面的游泳池或者其他水容纳主体的底壁表面,所述设备包括:
主体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具有前部、后部、顶部、底部和侧部,纵向轴线和竖直轴线;
安置在所述主体结构内的第一水射流泵,所述第一水射流泵包括用于在被启动时产生第一水射流的叶轮,所述第一水射流泵被定位为邻近第一排放导管构件,所述第一排放导管构件相对于所述主体结构的纵向轴线竖直地定向并且平行于所述主体结构的竖直轴线,用于相对于所述主体结构竖直向上地引导所述第一水射流;
柔性单向排气阀,所述柔性单向排气阀定位并位于邻近所述第一排放导管构件的末端部分;
安置在所述主体结构内的第二水射流泵,所述第二水射流泵包括用于在被启动时产生第二水射流的叶轮,所述第二水射流泵被定位为邻近第二排放导管构件,所述第二排放导管构件相对于所述主体结构的竖直轴线成角度地定向,用于以相对于所述主体结构的竖直轴线的流出角度朝向所述主体结构的前部引导所述第二水射流;
安置在所述主体结构内的第三水射流泵,所述第三水射流泵包括用于在被启动时产生第三水射流的叶轮,所述第三水射流泵被定位为邻近第三排放导管构件,所述第三排放导管构件相对于所述主体结构的竖直轴线成角度地定向,用于以相对于所述主体结构的竖直轴线的流出角度朝向所述主体结构的后部引导所述第三水射流;
至少一个进水口,所述至少一个进水口形成在所述主体结构的底部,用于接收来自游泳池或其他水容纳主体的水和碎屑;
与所述主体结构相关联的一对自由旋转的前轮和一对自由旋转的后轮;
可再充电电源,所述可再充电电源安置在所述主体结构内,用于向所述第一水射流泵、所述第二水射流泵和所述第三水射流泵提供动力;
所述第一水射流泵在被启动时致使水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进水口被抽吸到所述主体结构中并且致使所述第一水射流通过所述第一排放导管构件离开,由此提供将所述设备向下推向所述游泳池或其他水容纳主体的底壁表面的向下推力;
所述第二水射流泵在被启动时致使水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进水口被抽吸到所述主体结构中并且致使所述第二水射流通过所述第二排放导管构件离开,由此至少提供在向后方向上推动所述设备的向后推力分量;
所述第三水射流泵在被启动时致使水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进水口被抽吸到所述主体结构中并且致使所述第三水射流通过所述第三排放导管构件离开,由此至少提供在向前方向上推动所述设备的向前推力分量;
所述设备是有浮力的,以便当所述第一水射流泵、所述第二水射流泵和所述第三水射流泵未被启动时漂浮在所述水面上,当所述第一水射流泵、所述第二水射流泵和所述第三水射流泵未被启动时,所述设备在浸没时自动返回所述水面;
由此,所述第一水射流泵、所述第二水射流泵和所述第三水射流泵可以以各种组合被启动,以在竖直方向上推进所述设备来下降到所述游泳池或其他水容纳主体的底壁表面,并且在水平方向上沿着所述底壁表面或所述水面推进所述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单向瓣阀,所述至少一个单向瓣阀定位并位于邻近所述第二排放导管构件和所述第三排放导管构件两者的末端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单向瓣阀选择性地可旋转。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包括:与所述第二排放导管构件和所述第三排放导管构件中的每个相关联的挡板构件,当所述第二水射流和所述第三水射流离开所述第二排放导管构件和所述第三排放导管构件时,所述挡板构件以相对于所述主体结构的竖直轴线的特定角度引导所述第二水射流和所述第三水射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挡板构件选择性地可调节,以便改变所述第二水射流和所述第三水射流相对于所述主体结构的竖直轴线的流出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水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233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