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以及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41599.4 | 申请日: | 2019-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2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琇炫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门哈斯电子材料韩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H01L51/5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泛华伟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0 | 代理人: | 徐舒 |
| 地址: | 韩国忠***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电致发光 化合物 材料 以及 包含 装置 | ||
本公开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以及一种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通过包含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可以提供具有低驱动电压和/或高功率效率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以及一种包含其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电致发光装置(EL装置)是一种自发光显示装置,其具有的优点在于它提供更宽的视角、更大的对比率和更快的响应时间。第一件有机EL装置是由伊士曼柯达公司(EastmanKodak)于1987年通过使用小的芳族二胺分子和铝络合物作为用于形成发光层的材料开发的[Appl.Phys.Lett.[应用物理学快报]51,913,1987]。
有机EL装置通过向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施加电力而将电能转换为光,并且通常包含阳极、阴极和在这两个电极之间形成的有机层。有机EL装置的有机层可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空穴辅助层、发光辅助层、电子阻挡层、发光层(含有主体和掺杂剂材料)、电子缓冲层、空穴阻挡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等。有机层中使用的材料可根据功能分为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输材料、空穴辅助材料、发光辅助材料、电子阻挡材料、发光材料、电子缓冲材料、空穴阻挡材料、电子传输材料、电子注入材料等。在此种有机EL装置中,通过施加电压将来自阳极的空穴和来自阴极的电子注入到发光层中,并且通过空穴和电子的再结合产生具有高能量的激子。有机发光化合物通过能量移动到激发态并由当有机发光化合物从激发态返回到基态时的能量发射光。
决定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的发光效率的最重要因素是发光材料。要求发光材料具有以下特征:高量子效率、高电子和空穴移动度、以及所形成的发光材料层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根据发光颜色将发光材料分为蓝色、绿色和红色发光材料,并且进一步包括黄色或橙色发光材料。此外,在功能方面,将发光材料分为主体材料和掺杂剂材料。近来,迫切的任务是开发具有高效率和长寿命的有机EL装置。具体地,考虑到中型和大型OLED面板所需的EL特性,迫切需要开发优于常规材料的高度优异的发光材料。
虽然常规磷光主体材料提供良好的发光特征,但它们具有以下缺点:(1)由于它们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和热稳定性差,在真空中的高温沉积过程期间它们可能发生降解,并且可能缩短装置的寿命。(2)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功率效率由[(π/电压)×电流效率]得到,并且功率效率与电压成反比。尽管包含磷光主体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提供比包含荧光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更高的电流效率(cd/A),但是需要相当高的驱动电压。因此,在功率效率(lm/W)方面没有优点。(3)此外,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运行寿命短,并且仍需要提高发光效率。因此,为了实现有机EL装置的优异特征,应适当地选择构成装置中有机层的材料,特别是构成发光材料的主体或掺杂剂。
KR 2017-0022865 A和KR 2017-0051198 A公开了作为基本骨架的主体化合物,其是基于菲并噁唑的化合物和基于菲并噻唑的化合物;然而,发光效率仍然需要提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目的首先是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其能够生产具有低驱动电压和/或高功率效率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以及其次,是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一种包含所述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问题的解决方案
作为解决前述技术问题的深入研究的结果,本发明诸位发明人发现前述目的可以通过由下式1表示的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来实现,使得完成了本发明。
在式1中,
X表示-N=、-NR5-、-O-或-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门哈斯电子材料韩国有限公司,未经罗门哈斯电子材料韩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15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