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胎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41304.3 | 申请日: | 2019-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4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 发明(设计)人: | 上條哲史;有马正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 主分类号: | B60C9/18 | 分类号: | B60C9/18;B60C1/00;B60C9/20;B60C9/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轮胎 | ||
轮胎包括:环状的外胎;带束层,其设于外胎的外周,将用树脂包覆加强帘线而构成的树脂包覆帘线沿轮胎周向呈螺旋状卷绕于外胎的外周并接合于外胎,并且将树脂包覆帘线的在轮胎轴向上彼此相邻的部分相互接合从而形成该带束层;以及冠带层,其设于带束层的至少轮胎轴向端部侧的轮胎径向外侧,将用橡胶包覆纤维帘线而构成的橡胶包覆帘线沿轮胎周向呈螺旋状卷绕于带束层的轮胎轴向端部侧的外周从而形成该冠带层,在沿轮胎径向观察时,树脂包覆帘线与橡胶包覆帘线交叉。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轮胎。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4-210487号公报中公开了具有将加强帘线构件(以下称为“树脂包覆帘线”)沿轮胎周向呈螺旋状卷绕并接合于轮胎骨架构件的外周而得到的带束层的结构,该加强帘线构件是用包覆树脂包覆加强帘线而成的。
发明内容
在像上述现有技术那样将树脂包覆帘线呈螺旋状卷绕并接合而形成带束层的情况下,有时会在带束层的轮胎轴向端部上设有将用橡胶包覆纤维帘线而成的橡胶包覆帘线呈螺旋状卷绕而形成的冠带层,以抑制在带束层的轮胎轴向端部产生不良情况。
在该情况下,在轮胎接地时,会从冠带层(橡胶包覆帘线)的轮胎轴向内侧端部对位于其轮胎径向内侧的树脂包覆帘线作用剪切应力。因而,从轮胎的耐久性的观点出发,构成冠带层的橡胶包覆帘线的配置存在设计的余地。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高具有将树脂包覆帘线呈螺旋状卷绕而构成的带束层的轮胎的耐久性。
本公开的轮胎包括:环状的轮胎骨架构件;带束层,将用包覆树脂包覆加强帘线而构成的树脂包覆帘线沿轮胎周向呈螺旋状卷绕于所述轮胎骨架构件的外周并接合于所述轮胎骨架构件,并且将所述树脂包覆帘线的在轮胎轴向上彼此相邻的部分相互接合从而形成该带束层;以及冠带层,将长条状的帘线构件沿轮胎周向呈螺旋状卷绕于该带束层的至少轮胎轴向端部的外周从而形成该冠带层,在沿轮胎径向观察时,所述树脂包覆帘线与所述帘线构件交叉。
在该轮胎中,将树脂包覆帘线呈螺旋状卷绕于轮胎骨架构件的外周(轮胎径向外侧)并接合于轮胎骨架构件,并且将相邻的树脂包覆帘线相互接合从而形成带束层。在该带束层的至少轮胎轴向端部的外周(轮胎径向外侧)形成有冠带层。通过将长条状的帘线构件呈螺旋状卷绕于带束层上并接合于带束层从而形成冠带层。
在该轮胎中,在接地时最大拉伸载荷所作用的带束层的轮胎轴向外侧端部侧的轮胎径向外侧设有冠带层,因此能够防止或者抑制带束层的轮胎轴向外侧端部的不良情况的产生。即,通过在该带束层的至少轮胎轴向外侧端部的轮胎径向外侧配置橡胶包覆帘线,从而能够提高带束层的该部分的树脂包覆帘线相互间的接合强度。
另一方面,在像该轮胎这样将冠带层(帘线构件)呈螺旋状卷绕于带束层上的情况下,在轮胎接地时会沿着冠带层(帘线构件)的轮胎轴向内侧端部对树脂包覆帘线作用剪切应力。特别是,在沿轮胎径向观察时帘线构件的延伸方向与树脂包覆帘线的延伸方向一致(平行)时,有可能导致剪切应力沿着树脂包覆帘线(加强帘线)集中。
但是,在本轮胎中,由于在沿轮胎径向观察时树脂包覆帘线与帘线构件交叉地配置,因此缓和了在轮胎接地时从冠带层的轮胎轴向端部对树脂包覆帘线作用的剪切应力沿着树脂包覆帘线(加强帘线)集中的情况。其结果为,轮胎的耐久性上升。
根据本公开,能够提高具有将树脂包覆帘线呈螺旋状卷绕而构成的带束层的轮胎的耐久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轮胎的轮胎径向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13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