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荧光体轮装置、光源装置和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40680.0 | 申请日: | 2019-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21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西川勇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3B21/14 | 分类号: | G03B21/14;F21V9/20;H04N9/31;F21V9/40;F21V9/38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柯瑞京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 装置 光源 投影 影像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请求保护一种荧光体轮装置、光源装置和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第1二向色滤光器形成于包含具有第1半径的圆周的区域,将源光透过,将荧光反射。荧光体形成于包含具有第1半径的圆周的区域当中具有给定的角度幅度的区域,通过源光而被激发来产生荧光。第1透过窗形成于包含具有第1半径的圆周的区域当中与荧光体的区域不同的区域,将源光透过。第2二向色滤光器形成于包含具有第2半径的圆周的区域当中具有给定的角度幅度的区域,将荧光透过,将源光反射。第2透过窗形成于包含具有第2半径的圆周的区域当中与第2二向色滤光器不同的区域,将源光透过。扩散膜形成于第1透过窗以及第2透过窗的一方,将入射光扩散。
技术领域
本公开例如涉及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的光源装置中所使用的荧光体轮装置、和具备这样的荧光体轮装置的光源装置以及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过去,作为用于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投影仪)的光源而使用具有高亮度的高压水银灯。在高压水银灯中,有不能瞬时点亮、以及由于光源的寿命短而需要频繁的维护这样的课题。另一方面,伴随近年的与固体发光元件(例如半导体激光元件、发光二极管等)关联的技术的进展,例如如专利文献1以及2公开的那样,提出作为用于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的光源元件而使用固体发光元件。
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例如可以具备:仅产生1色的光(称作“源光”)的光源元件;和具备荧光体的荧光体轮。在该情况下,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通过光源元件产生具有给定的色分量(例如蓝色光)的源光,使该源光入射到荧光体轮来使包含其他色分量(例如红色光以及绿色光等)的荧光产生。接下来,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对荧光进行滤光来取出其色分量(红色光以及绿色光),由此得到具有红色光、绿色光以及蓝色光等所期望的各色分量的照明光。
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使照明光入射到DMD(Digital Mirror Device,数字镜设备)等光调制元件。光调制元件对应于输入的影像信号来对照明光在空间上调制,产生影像光。最后,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将影像光投影到屏幕。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14-160227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2016-03355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荧光体的变换效率不一定是100%,有在荧光体中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另外,滤光器的透过率或反射率也不一定是100%,有在滤光器中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因此,为了使具备荧光体轮的光源装置或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比过去更高效率动作,谋求减低荧光体以及/或者滤光器的损失。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使光源装置以及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比过去更高效率动作的荧光体轮装置。本公开的目的进一步在于,提供具备这样的荧光体轮装置的光源装置以及投影型影像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公开的一个方案所涉及的荧光体轮装置具备基板、第1二向色滤光器、荧光体、第1透过窗、第2二向色滤光器、第2透过窗以及扩散膜。基板包含透明材料,能绕着旋转轴旋转。第1二向色滤光器在基板中形成于包含从旋转轴起具有第1半径的圆周的区域,将具有第1波长的入射光透过,将具有与第1波长不同的第2波长的入射光反射。荧光体在基板中形成于包含从旋转轴起具有第1半径的圆周的区域当中从旋转轴来看具有给定的角度幅度的区域,通过具有第1波长的入射光而被激发来产生具有第2波长的荧光。第1透过窗在基板中形成于包含从旋转轴起具有第1半径的圆周的区域当中与荧光体的区域不同的区域,将入射光透过。第2二向色滤光器在基板中形成于包含从旋转轴起具有与第1半径不同的第2半径的圆周的区域当中从旋转轴来看具有给定的角度幅度的区域,将具有第2波长的入射光透过,将具有第1波长的入射光反射。第2透过窗在基板中形成于包含具有第2半径的圆周的区域当中与第2二向色滤光器不同的区域,将入射光透过。扩散膜形成于第1透过窗以及第2透过窗的一方,将入射光扩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06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