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散射型液晶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40575.7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48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中田秀俊;张琴姫;丸山和则 | 申请(专利权)人: | DIC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4 | 分类号: | G02F1/1334;G02F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陈彦;张默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射 液晶 设备 | ||
本发明关于一种适合于光学快门等的调光玻璃、钟表等段式显示用途的光散射型液晶设备。本发明的光散射型液晶设备的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一者具有电极层2且至少一者为透明的2片基板1、及支撑于这些基板间的调光层4,上述调光层4含有液晶材料及高分子物质,在该基板上与调光层之间具有薄膜层3,该薄膜层3通过使具有反应性基的热固化性化合物进行热固化而形成。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密合性得到飞跃性改善的光散射型液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适合于光学快门等的调光玻璃、钟表等段式显示用途的光散射型液晶设备。
背景技术
光散射型液晶设备由于无需偏光板,因而与以往的使用偏光板的TN、STN、IPS或VA模式的液晶显示元件相比,有可实现明亮的显示的优点,且由于元件的构成也简单,因而被应用于调光玻璃等光学快门用途、各种光学元件用途、钟表等段式显示用途。
该光散射型液晶设备为如下的模式:从液晶分子的取向因高分子而紊乱的状态,施加电压,变化为使液晶化合物在一个方向上取向的状态,从而控制光的散射及透射。散射时为白浊,透射时为透明。
该光散射型液晶设备有若干种类,例如,使液晶物质的小滴分散于聚合物中的被称作NCAP的类型(参照专利文献1)虽适合大面积化,但驱动电压较高。作为改善其的方法,提出被称作PDLC或PNLC的、使用利用对液晶材料与光聚合性单体的混合物照射紫外线而引起的聚合相分离的类型(专利文献2)等,应用于尤其要求低电压化的光学元件、显示元件等。
这些设备要求能够在宽的温度区域中运作,要求保证低温时的显示特性、热循环试验中的运作。
然而,上述高分子分散型液晶由于液晶中的高分子成分与基板界面的密合性较弱,因而不耐受因利用紫外线照射进行的聚合相分离的聚合所引起的固化收缩、在使所制作的光散射型液晶设备发生温度变化的情况下产生的热收缩所导致的应力,常常见到网络结构自基板界面剥落而在显示中产生如龟裂那样的结构的现象,显示性能大幅度降低。
作为改善这样的密合性的手段,在专利文献3及专利文献4中记载了在ITO表面实施硅烷偶联处理,但一般而言,ITO若不进行亲水化处理则硅烷偶联剂不会密合于ITO表面,此外,密合性的改善效果原本就不能说是充分的。
另外,为了改善光散射型液晶设备的调光层界面的密合性,一般有提高该调光层中的高分子物质的极性的手段,但这种情况下,会导致驱动电压的上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86162号公报
专利文献2:US530432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3-421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6-6953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密合性得到飞跃性改善的光散射型液晶设备。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潜心研究,结果发现,在光散射型液晶设备中,通过在基板上与调光层之间形成薄膜层,该薄膜层使具有反应性基的热固化性化合物或电离辐射固化性化合物进行热固化或电离辐射固化而得,由此使调光层与基板界面的密合性得到显著改善,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关于一种光散射型液晶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一者具有电极层且至少一者为透明的2片基板、及支撑于这些基板间的调光层,上述调光层含有液晶材料及高分子物质,在该基板上与调光层之间具有薄膜层,该薄膜层通过使具有反应性基的热固化性化合物或电离辐射固化性化合物进行热固化或电离辐射固化而形成。
发明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DIC株式会社,未经DIC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05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