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联性腈橡胶组合物和橡胶交联物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40443.4 | 申请日: | 2019-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132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 发明(设计)人: | 福峰义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8L9/02 | 分类号: | C08L9/02;C08C19/22;C08K3/26;C08K3/36;C08K5/205;C08K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杨卫萍;刘继富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交联 橡胶 组合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联性腈橡胶组合物,其含有碘值为120以下的含腈基共聚物橡胶(A)、二氧化硅(B1)、粘土(B2)、碳酸钙(B3)以及多胺系交联剂(C),上述含腈基共聚物橡胶(A)含有α,β‑烯属不饱和腈单体单元、共轭二烯单体单元、α,β‑烯属不饱和单羧酸酯单体单元以及含羧基单体单元,上述α,β‑烯属不饱和腈单体单元的含有比例为8~18重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上述含腈基共聚物橡胶(A),上述二氧化硅(B1)、上述粘土(B2)以及上述碳酸钙(B3)的合计含量为150~200重量份,上述二氧化硅(B1)在上述二氧化硅(B1)、上述粘土(B2)及上述碳酸钙(B3)的合计中所占的含有比例超过0重量%且为50重量%以下,上述粘土(B2)与上述碳酸钙(B3)的含有比例以“粘土(B2)∶碳酸钙(B3)”的重量比率计为30∶70~90∶1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优异的加工性且能够形成常态物性良好、耐压缩永久变形性、耐油中溶胀性(油中的体积变化小)及耐油中固化性(油中的硬度变化小)优异的橡胶交联物的交联性腈橡胶组合物以及使用该交联性腈橡胶组合物得到的橡胶交联物。
背景技术
氢化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橡胶所代表的含饱和化腈基共聚物橡胶与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橡胶等主链结构中碳-碳间不饱和键多的通常的含腈基共聚物橡胶相比,耐热性、耐油性、耐臭氧性等优异,因此被优选用作汽车用的密封件、软管、管等橡胶部件。对此,近年来,作为汽车用的密封件、软管、管等橡胶部件所要求的耐油性能,除耐油中溶胀性之外,还要求耐油中固化性也优异。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含有碘值为120以下的腈橡胶(a)、元素周期表第2族或第13族的元素的硅酸盐(b)及多胺系交联剂(c)的交联性腈橡胶组合物,上述腈橡胶(a)具有α,β-烯属不饱和腈单体单元和α,β-烯属不饱和二羧酸单酯单体单元。根据专利文献1公开的交联性腈橡胶组合物,虽然能够得到耐压缩永久变形性和耐油中溶胀性优异的橡胶交联物,但是耐油中固化性不充分,因此要求改善耐油中固化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796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优异的加工性且能够形成常态物性良好、耐压缩永久变形性、耐油中溶胀性(油中的体积变化小)及耐油中固化性(油中的硬度变化小)优异的橡胶交联物的交联性腈橡胶组合物。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在含有特定的含腈基共聚物橡胶和多胺系交联剂的交联性腈橡胶组合物中以特定的比例配合二氧化硅(B1)、粘土(B2)及碳酸钙(B3),上述特定的含腈基共聚物橡胶以8~18重量%的比例含有α,β-烯属不饱和腈单体单元,能够实现上述目的,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交联性腈橡胶组合物,其为含有碘值为120以下的含腈基共聚物橡胶(A)、二氧化硅(B1)、粘土(B2)、碳酸钙(B3)及多胺系交联剂(C)的交联性腈橡胶组合物,上述含腈基共聚物橡胶(A)含有α,β-烯属不饱和腈单体单元、共轭二烯单体单元、α,β-烯属不饱和单羧酸酯单体单元及含羧基单体单元,上述α,β-烯属不饱和腈单体单元的含有比例为8~18重量%,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上述含腈基共聚物橡胶(A),上述二氧化硅(B1)、上述粘土(B2)及上述碳酸钙(B3)的合计含量为150~200重量份,上述二氧化硅(B1)在上述二氧化硅(B1)、上述粘土(B2)及上述碳酸钙(B3)的合计中所占的含有比例超过0重量%且为50重量%以下,上述粘土(B2)与上述碳酸钙(B3)的含有比例以“粘土(B2)∶碳酸钙(B3)”的重量比率计为30∶70~90∶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瑞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瑞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404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