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39806.2 | 申请日: | 2019-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2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水越文一;田下敬光;四宫拓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4/133 | 分类号: | H01M4/133;H01M4/36;H01M4/587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二次 电池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负极制造中的压缩工序的工时的增加、并抑制充放电循环特性的降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具有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石墨粒子A和石墨粒子B作为负极活性物质,上述石墨粒子A的内部空隙率为5%以下,上述石墨粒子B的内部空隙率为8%~20%,上述石墨粒子A与上述石墨粒子B的质量比为70∶30~90∶1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使用碳材料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被广泛用作高能量密度的二次电池。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碳材料中使用内部空隙率为5%以下的致密碳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例如,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使用包含内部空隙率为1%以上且小于23%的碳材A、和内部空隙率为23%以上且40%以下的碳材B的碳材料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32060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676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为了提高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可靠性,需要抑制充放电循环特性的降低。
另外,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通过将包含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碳材料的浆料涂布在负极集电体上并干燥,对得到的涂膜(负极活性物质层)进行压缩从而得到,根据碳材料的内部空隙率,存在如果不多次实施上述压缩,就不能得到高填充密度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问题。该压缩工序的工时的增加有可能导致电池的生产率的降低。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负极制造中的压缩工序的工时的增加、并且抑制充放电循环特性的降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具有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石墨粒子A和石墨粒子B作为负极活性物质,上述石墨粒子A的内部空隙率为5%以下,上述石墨粒子B的内部空隙率为8%~20%,上述石墨粒子A与上述石墨粒子B的质量比为70∶30~90∶10。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案,可以提供能够抑制负极制造中的压缩工序的工时的增加、并且抑制充放电循环特性的降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例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负极活性物质层内的石墨粒子的截面的示意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成为本发明的基础的见解)
内部空隙率低的石墨粒子与内部空隙率高的石墨粒子相比,充放电循环中的石墨粒子的破坏和伴随其的非水电解质的分解反应等被抑制,因此有抑制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循环特性的降低的倾向。但是,内部空隙率低的石墨粒子难以通过压缩而压溃,因此如果不多次实施前述的负极制造中的压缩,就不能得到高填充密度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因此,本发明人等经过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为了提供使用内部空隙率低的石墨粒子,并且能够抑制负极制造中的压缩工序的工时的增加、并且抑制充放电循环特性的降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需要将内部空隙率低的石墨粒子与内部空隙率高的石墨粒子以规定的比例混合,以至于想到以下所示的方案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98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不混溶流体的微制造的液滴分配器
- 下一篇:包含依鲁替尼的配制品/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