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使物体自修复的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39605.2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34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亚历山德罗斯·斯塔夫里纳迪斯;亚历山大·波威尔;耶拉西莫斯·康斯坦塔托斯;罗曼·奎丹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子科学研究所基金会;卡塔拉纳调查及高级研究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73/18 | 分类号: | B29C73/18;B29C35/08;B29C64/153;B29C3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超凡明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8 | 代理人: | 王晖;曹桓 |
地址: | 西班牙***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物体 修复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用于使物体自修复的方法,其中,所述物体(O)包括呈连续固体形式的材料的基体,在所述基体中分散有光学共振颗粒,并且其中,所述基体是通过如下方式制成的:通过从所述光学共振颗粒传递的热而将所述材料的呈非连续固体形式的的颗粒和/或粒料至少部分地融合在一起,所述热是在通过使所述光学共振颗粒暴露于构建用电磁辐射而引起光学共振时就已经产生的,
并且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物体(O)的受损区域(D)暴露于修复用电磁辐射(R),所述修复用电磁辐射被分散在所述物体中的所述光学共振颗粒中的至少一些光学共振颗粒吸收,以使光学共振颗粒进行光学共振从而产生热来将所述基体的与所述光学共振颗粒进行热接触的部分至少部分地融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光学共振颗粒在所述基体内制成为并且布置成保持所述光学共振颗粒的光学共振性质以产生足够多次地将所述基体的与所述光学共振颗粒进行热接触的那些部分至少部分地融合在一起的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材料是热塑性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材料是弹性体材料。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物体(O)中,在执行所述自修复之前以及执行所述自修复之后,所述光学共振颗粒以基本上非团聚和基本上非自烧结的形式分散在呈连续固体形式的包括自修复的所述受损区域(D)的所述材料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本上非团聚和基本上非自烧结的形式是指没有大量的团聚和大量的自烧结,所述大量的团聚和大量的自烧结是指导致所述光学共振颗粒(P)的吸收波谱呈以下形式的变化的团聚和自烧结:一个或更多个光学共振峰的至少一个偏移大于或等于半峰全宽(FWHM)的五倍和/或一个或更多个光学共振峰的至少增宽大于或等于半峰全宽的五倍。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光学共振颗粒涂覆有抗团聚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抗团聚涂层被制成为使热形状稳定性最大化以及/或者使热化学稳定性最大化。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受损区域(D)包括以下损坏或缺陷中的至少一者:切口、裂缝、孔、粗糙表面或形态的变化。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受损区域(D)包括所述物体(O)顶部的已经由于损坏部或缺陷部而物理分离的部分,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物理分离的部分暴露于所述修复用电磁辐射(R)之前和/或在所述物理分离的部分暴露于所述修复用电磁辐射(R)期间使所述物理分离的部分进行物理接触。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布置在所述物体(O)的内部位置中的受损区域(D),所述方法包括利用所述修复用电磁辐射(R)渗透到所述物体中直至所述内部位置,从而使所述受损区域(D)暴露于所述修复用电磁辐射。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布置在水中的物体(O)或者对于物体(O)的放置在水中的至少受损区域(D),所述方法包括为所述修复用电磁辐射选择波长或波长组,其中,所述受损区域(D)暴露于所述修复用电磁辐射,所述波长或波长组落入水的光学透明波长窗中的一个光学透明波长窗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子科学研究所基金会;卡塔拉纳调查及高级研究学院,未经光子科学研究所基金会;卡塔拉纳调查及高级研究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960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