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催化剂单元的拆装方法和催化反应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38734.X | 申请日: | 2019-07-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19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香织;菅利喜雄;村上盛纪;松本直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重工工程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01D53/88 | 分类号: | B01D53/88;B01J35/04;F23J15/00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吴克鹏 |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催化剂 单元 拆装 方法 催化 反应器 | ||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催化剂单元的拆装方法,是收纳于催化反应器的反应器框体中的催化剂单元的拆装方法,其中,具备如下工序,对于呈现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状,使表压力下为0.2MPa以上的压力的气体导入内部而构成的所述反应器框体,拆装所述催化剂单元时,使所述催化剂单元通过形成于所述反应器框体的顶部的气体的流通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单元的拆装方法和催化反应器。
背景技术
例如,在设置于火力发电设备等的脱氮装置中,脱氮装置的反应器内收纳有催化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例如在对于煤和重油等经气化而得到的合成气进行净化的设备中,在合成气中包含的含硫化合物之中,用于将COS(硫化羰)转化为H2S(硫化氢)的反应器内收纳有催化剂(参照专利文献2)。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43596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3764568号公报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脱氮装置中,使用的是具有蜂窝结构的催化剂,该蜂窝结构是形成有多条轴向延伸的流路的结构。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脱氮装置中,具备填充有多个具有蜂窝结构的催化剂的催化剂单元,在脱氮装置的维护时,每个催化剂单元进行催化剂的更换。
通过使用具有蜂窝结构的催化剂,废气与催化剂的接触效率高,能够有效率地进行脱氮。
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净化合成气的设备中,用于将COS转化成H2S的催化剂,认为通过使用具有蜂窝结构的催化剂,可使COS转化成H2S的效率提高。
例如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设备中,如果用于将COS转化成H2S的催化剂使用具有蜂窝结构的催化剂,则维护时,被认为与专利文献1所述的脱氮装置同样,会对上述每个催化剂单元进行催化剂的更换,从反应器的开口部取放催化剂单元。
在此,例如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设备中,导入到用于将COS转化成H2S的反应器中的合成气的压力,例如以表压力计为2~4MPa左右。因此,在该反应器中,从确保强度的观点出发,希望设于反应器的开口部的开口面积尽可能地小,另外,希望开口部的设置数也少。
如此,设于容器的开口部有所制约时,对于该容器来说,从什么地方取放催化剂单元就成为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情况,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设于容器的开口部存在制约时,对该容器取放催化剂单元的方法。
(1)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的催化剂单元的拆装方法,
是收纳在催化反应器的反应器框体中的催化剂单元的拆装方法,其中,具备如下工序:
对于呈现沿垂直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状,以使表压力下为0.2MPa以上的压力的气体被导入内部的方式而构成的所述反应器框体,拆装所述催化剂单元时,使所述催化剂单元通过形成于所述反应器框体的顶部的气体的流通口。
根据上述(1)的方法,因为在形成于反应器框体的顶部的气体的流通口使催化剂单元通过,所以,即使不在反应器框体上设置用于使催化剂单元通过的新的开口部,也能够针对反应器框体取放催化剂单元。因此,例如像这样使表压力下为0.2MPa以上的压力的气体导入内部而构成的反应器框体,即使从确保强度的观点出发,对设于反应器框体的开口部有所制约时,也能够在反应器框体中取放催化剂单元。
(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根据上述(1)的方法,其中,
所述流通口呈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重工工程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重工工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87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