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部分式链轮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34085.6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4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肯尼思·韦斯特加德安德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玛拉皮带模块化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3/06 | 分类号: | B65G2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孙静;杨明钊 |
地址: | 丹麦***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部分 链轮 | ||
适于接合传送带中的模块化带模块的两部分式链轮(1),其中所述两部分式链轮(1)包括:‑两个周边元件(10,11),每个周边元件(10,11)具有外边缘(13)和内边缘(12)以及位于它们之间的腹板主体(9),其中链轮齿(15)设置在外边缘(13)上,并且其中内边缘(12)具有接合表面,并且其中每个周边元件(10,11)具有用于连接和紧固到相邻周边元件(10,11)的装置(16),使得两个周边元件的外边缘(13)形成完整的圆,所述圆布置在共用平面中,其中在链轮(1)中居中地设置有孔(20),所述孔(20)被设定尺寸成容纳大致矩形的轴,其中轴的纵向轴线垂直于两部分式链轮(1)的共用平面,其中链轮(10,11)的每个部分具有四个接合脊(21,22,23,24),当链轮围绕轴安装时,接合脊(21,22,23,24)将接合轴,其中第一对脊(21,22)被布置成彼此正交,并且其中弯曲区段(25)连接两个接合脊(21,22),其中第二对接合脊(23,24)与第一对接合脊(21,22)成镜像,使得位于同一平面中的不同对中的两个接合脊(22,23)被切口(26)分开,并且在平行于内边缘、远离孔(20)一定距离的地方,设置装配凸缘(27,28),其中每个装配凸缘在腹板(9)的两侧上设置有孔(30),其中所述孔(30)被直立的圆周脊(31)包围,所述脊在其远端上设置有定心和接合装置(32),使得当两个链轮部分(10,11)被组装成链轮(1)时,第一链轮部分(10)上的定心和接合装置(32)接合第二链轮部分(11)上的相应的定心和接合装置(32)并使其定心,由此第一链轮部分和第二链轮部分(10,11)上的孔(30)重叠,并且可以插入装配螺栓(33),以便将链轮的两个部分彼此连接和固定。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链轮,并且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特定卫生特征的两部分式链轮。
发明背景
链轮通常用于传送机结构中,以便将驱动力从驱动器传递至传送带,并且特别是已知作为模块化传送带的那种类型的带。
由多个注射模制的带链节组装成的这种类型的模块化传送带在许多行业中使用,并且特别是在食品制造业中特别强调能够彻底清洁传送结构的能力,以避免由于食品在传送机上传送而造成的污染等,特别是避免由于可能粘附在或隐藏在传送结构本身中的碎片或其它有机残余物而造成的污染等。
为此,这种类型的传送机结构应被设计成使得传送机的所有部分都可以接近,以保证彻底清洁。
这种类型的传送机结构的另一个方面是,如果由于某种原因结构发生故障导致生产线停工,则希望通过能够尽快更换受损坏的部分来最小化停工时间。
在本领域中已经众所周知的是,如果传送带本身断裂,可以移除连接销并更换断裂的连接销或断裂的模块化带链节,然后简单地通过再次插入连接销来重新组装传送带,从而以非常容易和有效的方式现场修理传送带。
传送结构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布置在驱动轴上的链轮。链轮通常具有接合传送带下侧的装置,以便将驱动力从驱动马达经由驱动轴和链轮传递至传送带,使得传送带沿期望的方向移动。
通常,驱动轴将具有多边形横截面,例如三角形或方形。适于安装在轴上的链轮将具有相应的孔,使得链轮可以紧密配合地插入轴上,从而轴中的任何扭矩都将立即被传递到孔的边缘,并由此传递到链轮本身。
如果链轮出故障,例如接合齿脱落或链轮完全断裂,则需要拆卸传送带,以便能够移除驱动轴并滑动断裂的链轮脱离轴,并在旧链轮的位置重新插入新链轮。之后,驱动马达和驱动轴、链轮和传送带必须重新组装,使传送机结构为传送其他材料做好准备。
为了使断裂的链轮引起的麻烦最小化,众所周知的是使用具有多个适于围绕轴组装的部分的链轮,使得在移除了断裂的链轮之后,不必拆除整个传送结构,而是可以通过围绕轴组装的多部分式链轮来更换断裂的链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玛拉皮带模块化公司,未经艾玛拉皮带模块化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40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