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簧接线端子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34083.7 | 申请日: | 2019-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4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T.维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WAGO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48 | 分类号: | H01R4/48;H01R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建锋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接线 端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电导体(2)的弹簧接线端子(1),其具有汇流排(100),夹紧弹簧(200),壳体(300)和操纵杆(400),其中,所述汇流排(100)和夹紧弹簧(200)和操纵杆(400)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壳体(300)中,所述操纵杆(400)具有带有第一局部圆形外轮廓(411)的第一支承板(410),用于将所述操纵杆(400)支承在第一支座(510)中,所述操纵杆(400)具有带有第二局部圆形外轮廓(421)的第二支承板(420),用于将所述操纵杆(400)支承在第二支座(520)中,其中,所述第二支承板(420)与所述第一支承板(410)间隔开,所述操纵杆(400)具有操纵手柄(490),所述操纵手柄与所述第一支承板(410)和第二支承板(420)连接,所述夹紧弹簧(200)具有夹紧臂(210),其中,所述夹紧臂(210)与所述汇流排(100)构成夹紧位置(K),用于将所述电导体(2)在所述汇流排(100)上夹紧,所述操纵杆(400)具有随动件(430),所述随动件构造成在所述操纵杆(400)被操纵时使所述夹紧臂(210)从关闭位置(GS)移动到打开位置(OS)中。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导体的弹簧接线端子。
例如由文献DE102015104625A1已知一种弹簧接线端子,其也可以被称为导体接线端子,其具有壳体、摇摆式操纵杆、能通过所述壳体的导入口触及的汇流杆和夹紧弹簧(或者说端子簧)。导体接线夹的摇摆式操纵杆具有在壳体中可转动地支承的轴杆,摇摆式操纵杆可以围绕轴杆在其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枢转。在摇摆式操纵杆的操纵手柄和挤压元件之间构造有摇摆式操纵杆的容纳口,夹紧弹簧的固定臂和夹紧臂延伸穿过所述容纳口。
文献DE102016116966A1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用于将电导体在弹力夹紧端子上夹紧的夹紧弹簧的弹力夹紧端子。弹力夹紧端子具有用于打开用于电导体的夹紧位置的操纵元件,所述夹紧位置至少部分地借助夹紧弹簧的夹紧边构成。操纵元件具有弹簧作用区,该弹簧作用区被设计成至少在夹紧位置打开的情况下偏转夹紧弹簧的操纵部段。操纵元件相对于夹紧弹簧的作用在弹簧作用区上的力支撑在夹紧弹簧的支撑部段上。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尽可能改进的弹簧接线端子。
所述技术问题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解决。有利的改进设计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内容。
据此提供一种用于连接电导体的弹簧接线端子。该弹簧接线端子具有汇流排(或称为导电轨)和夹紧弹簧和壳体和操纵杆。
汇流排和夹紧弹簧和操纵杆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壳体中。
操纵杆具有带有第一局部圆形外轮廓的第一支承板,用于在第一支座中支承操纵杆。
操纵杆具有带有第二局部圆形外轮廓的第二支承板,用于在第二支座中支承操纵杆。
第二支承板与第一支承板间隔开。
操纵杆具有操纵手柄。操纵手柄与第一支承板和第二支承板连接。
夹紧弹簧具有夹紧臂。夹紧臂与汇流排构成用于将电导体夹紧在汇流排上的夹紧位置。
操纵杆具有随动件(或称为传动件)。随动件被设计成在操纵杆枢转时使夹紧臂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中。
按照有利的改进设计,随动件设计为支撑杆(或者说支柱)。有利的是,该支撑杆布置在第一支承板和第二支承板之间。在有利的改进设计中,该支撑杆将第一支承板与第二支承板连接。
按照有利的改进设计,该支撑杆在第一支承板和第二支承板之间具有保持不变的横截面形状。特别优选的是该支撑杆是一体式构成的。备选的是,该支撑杆可以由两部分构成,其中,支撑杆的第一部分构造在第一支承板上,该支撑杆的第二部分构造在第二支承板上。
在有利的改进设计中,操纵杆具有通过所述支撑杆连接的U形形状,其中,操纵手柄构成U形形状的底部,边条构成U形形状的边。第一支承板和第二支承板构造在边条的自由端部上。例如,所述支撑杆将U形形状连接,方式是两个支承板通过所述支撑杆相互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WAGO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WAGO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40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