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热器、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以及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34071.4 | 申请日: | 2019-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47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 发明(设计)人: | 前原辉敬;丹羽章文;兵头俊太郎;榎本高志;山崎健史;土井洋二;罗格·保利;劳伦斯·基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AGC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5B3/06 | 分类号: | H05B3/06;F27D11/02;H05B3/50;H05B3/6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周宏志;刘晓岑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器 玻璃 物品 制造 装置 以及 方法 | ||
1.一种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导电性的发热部件,其通过供电而放射热射线;
金属制的筒状部件,其收容所述发热部件;以及
中间部件,其设置于所述发热部件与所述筒状部件之间,由电绝缘材料构成,
所述中间部件以不妨碍从所述发热部件放射的所述热射线中的至少1μm~2μm的波长的光到达所述筒状部件的方式配置和/或构成,
在将所述中间部件的外径设为D2,将所述中间部件的内径设为D3时,(D2–D3)/2的尺寸为0.5mm~5mm的范围,或者,
在将所述筒状部件的内径设为D1,将所述中间部件的外径设为D2,将所述中间部件的内径设为D3,将所述发热部件的外径设为D4时,(D1–D4)为(D2–D3)的三倍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部件由相对于1μm~2μm的波长的光而具有50%以上的透射率的陶瓷管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部件由一个或两个以上环状的陶瓷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部件为从发热部件放射的1μm~2μm的波长的光中的50%以上到达筒状部件的材料以及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部件由蓝宝石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部件在室温下的体积固有电阻为10 10Ωm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在剖视观察该加热器时,所述发热部件与所述筒状部件之间的最大距离为所述中间部件的厚度的三倍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在剖视观察该加热器时,所述中间部件与所述筒状部件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所述中间部件的厚度的两倍。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在剖视观察该加热器时,所述发热部件与所述中间部件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所述中间部件的厚度的两倍。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部件为线圈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热部件由包含从钼、钨、钽、铌、铱、铂以及铑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材料构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状部件由包含从铂、钨、铱以及钼中选择的一种以上的材料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该加热器为具有两个加热器端部的大致棒状,
在各加热器端部导出有与所述发热部件的各个端部电连接的导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该加热器为具有两个加热器端部的大致棒状,
在一个加热器端部导出有与所述发热部件的各个端部电连接的导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GC株式会社,未经AGC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407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