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面处理聚合物的制造方法、聚合物、金属镀覆聚合物及粘接层叠体、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33083.5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54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浅原时泰;麻生隆彬;井上豪;宇山浩;大久保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7/00 | 分类号: | C08J7/00;C08J7/043;C23C18/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日本国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面 处理 聚合物 制造 方法 金属 镀覆 层叠 以及 它们 | ||
1.一种表面处理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卤素氧化物自由基生成工序,其中,生成卤素氧化物自由基;以及
表面处理工序,其中,使聚合物表面与所述卤素氧化物自由基反应,
在所述卤素氧化物自由基生成工序中,对与所述表面处理工序的反应体系不同的自由基生成用反应体系进行光照射,
在所述表面处理工序中,不对反应体系进行光照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处理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工序的反应体系为气体反应体系或液体反应体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处理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卤素氧化物自由基为二氧化氯自由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处理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为选自片、膜、板、TUBE管、PIPE管、棒、珠、块、织造布、无纺布及丝线中的至少一种成型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表面处理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为聚烯烃、聚酯或聚碳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处理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为聚乳酸。
7.一种表面处理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为通过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制造的表面处理聚合物,所述表面处理聚合物的表面为通过所述表面处理工序进行氧化处理而成的表面,
下述数学式(1)所示的水的接触角的变化量X大于0°,
X=A0-A (1),
A0:所述聚合物的未经氧化处理的表面的水的接触角,
A:所述聚合物的所述经氧化处理的表面的水的接触角,
X:水的接触角的变化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为聚丙烯,
所述聚合物包含下述部位:在所述经氧化处理的表面的红外吸收光谱中,2800~3000cm-1的来自C-H伸缩的峰的面积与1700~1800cm-1的来自C=O伸缩的峰的面积之比、即C=O/C-H满足下述条件,
C=O/C-H>0。
9.一种金属镀覆聚合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工序:
通过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制造所述表面处理聚合物的工序;以及
用金属镀覆所述表面处理聚合物表面的镀覆工序。
10.一种表面处理聚合物与被粘接物的粘接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工序:
通过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制造所述表面处理聚合物的工序;以及
在所述表面处理聚合物的表面粘接被粘接物的粘接工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粘接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被粘接物为金属。
12.一种金属镀覆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为在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聚合物的表面镀覆金属而成。
13.一种聚合物与被粘接物的粘接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其为在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聚合物的表面粘接被粘接物而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粘接层叠体,其中,所述被粘接物为金属。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粘接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被粘接物与所述聚合物表面直接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未经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308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