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改进的直径和壁厚度公差的张力减径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33062.3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56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N·特伦;S·泽勒;H·达恩德尔;A·古尔;P·蒂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SMS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7/14 | 分类号: | B21B1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楠 |
地址: | 德国杜***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改进 直径 厚度 公差 张力 减径机 | ||
用于制造无缝管(R)的张力减径机(1),其具有多个在管(R)的运送方向(F)上依次设置的辊子支架(10),所述辊子支架分别具有三个以120°的角度间隔设置的辊子(11),其中将辊子支架(10)划分成分别具有至少两个辊子支架(10)的至少两个组(A、B),一个组(A、B)之内的相邻辊子支架(10)的辊子(11)以组内角度αI相对彼此交错,并且相邻组(A、B)的所述辊子支架(10)的所述辊子(11)以分组角度αG相对彼此交错,所述分组角度小于组内角度αI。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无缝管的张力减径机,所述张力减径机具有多个在管的运送方向上依次设置的辊子支架,所述辊子支架分别具有三个以120°的角度间隔设置的辊子。
在制造无缝管时使用张力减径机和/或定径机,其具有多个在辊的运送方向上依次设置的辊子支架。辊子支架通常具有三个辊子,所述辊子以120°的角度间隔围绕辊对称地设置。
已知的是,相邻的辊子支架相对彼此交错60°设置,使得要轧制的管的部段交替地在辊子的孔型底部和孔型突变部中轧制。因此,WO2017/068533A1描述具有第一部段和第二部段的轧机,所述第一部段具有多个辊子支架并且设计用于经由引入管中的芯轴进行轧制,并且所述第二部段具有多个辊子支架并且设计用于在没有芯轴的情况下进行轧制。辊子支架分别具有三个辊子。相邻的辊子支架的辊子的转动轴线分别倾斜180°,如其在WO2017/068533A1的图1A和1B中示出。这对应于上述60°的交错。
尤其在厚壁的管结合大的减径的情况下,在张力减径机中由于辊子的孔型底部和孔型突变部之间的不规则的速度分布造成管内部不规则地构成。这形成垂直于管轴线的多边形的内横截面。该现象也称作为“内多边形形成部”。当轧机起拉伸轧机作用时,复杂化地加入了来自上述张力机组的温度差,所述温度差同样由于孔型底部和孔型突变部之间的成形条件不同造成。这与后续机组的内多边形形成部叠加进而能够增强该效果。如果张力机组和拉伸轧机以三辊子构型构成,则内多边形形成部尤其是显著的。通常,由于辊子支承装置的装入空间受限和随之产生的成形力的吸收能力小而不考虑作为替选的四辊子构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用于制造无缝管的张力减径机的轧制质量,尤其是使轧制的壁厚度均匀化。
借助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张力减径机来实现所述目的。由从属权利要求、本发明的如下的描述以及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中得出有利的改进形式。
根据本发明的张力减径机用于制造无缝管、优选由金属材料制造无缝管。“张力减径机”在此可理解为如下轧机的上位概念,所述轧机不仅引起管外径的减小而且也引起内径的减小,由此引起管的延长。出于该理由,张力减径机优选是无芯轴的轧机。根据设定的辊子转速,管的壁厚度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或减少。张力减径机具有多个在管的运送方向上依次设置的辊子支架,所述辊子支架分别具有三个以120°的角度间隔设置的辊子。因此,辊子围绕管对称地设置,以便从三侧将轧制力施加到管的外环周上。将辊子支架划分成分别具有至少两个辊子支架的至少两个组,其中一个组之内的相邻的辊子支架的辊子相对彼此以组内角度交错。此外,相邻组的辊子支架的辊子相对彼此以一分组角度交错,所述分组角度小于组内角度。
表述“交错”或“移置”包括相邻辊子支架(类似于组)、更确切地说,其辊子以所述的组内角度(类似于分组角度)相对扭转。然而,因为辊子围绕管以120°的角度间隔对称设置,所以对应于以特定角度扭转的状态也能够通过以一个或多个其他角度转动来实现。因此,例如也通过倾斜180°来实现移置。出于该理由,在此将表述“交错”或“移置”一定角度用于表示不仅以该角度而且也以所有等价的角度扭转。扭转关于轧制方向能够顺时针或逆时针地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MS集团有限公司,未经SMS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30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