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机械以及旋转机械的内筒部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32648.8 | 申请日: | 2019-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92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饭塚国彰;佐佐木裕司;猪俣达身;汤本良介;饭嶋海;福井达哉;杉浦光;胜义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IHI |
主分类号: | F04D29/58 | 分类号: | F04D29/58;F04D29/42;H02K5/06;H02K5/20;H02K9/1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张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机械 以及 内筒部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旋转机械,其特征在于,具备:
马达,其具备转子及定子;和
冷却套管,其配置在所述定子的外周,
所述冷却套管具备:
筒状的内筒部,其与所述定子相接;
筒状的外筒部,其外装于所述内筒部;以及
槽,其为在所述内筒部的外周至少环绕一周的螺旋状且供冷却介质通过,
所述槽包括:在所述转子的旋转轴线方向上对置配置的一对侧面;和与所述一对侧面分别连接的底面,
所述一对侧面分别设置为具有以与所述旋转轴线正交的脱模方向为基准而向与彼此的对置方向相反的一侧倾斜的拔模斜度,
所述内筒部为圆筒状,并具有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在外周面包含所述底面的圆柱状的假想区域,
在将所述拔模斜度设为S、将所述内筒部的外径设为D1、将所述假想区域的外径设为D2、将所述槽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排列间距设为P、将所述底面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宽度设为B的情况下,所述拔模斜度S在下述式(2)的条件下,使用下述式(1)来导出,即:
。
2.一种旋转机械,其特征在于,具备:
马达,其具备转子及定子;和
冷却套管,其配置在所述定子的外周,
所述冷却套管具备:
筒状的内筒部,其与所述定子相接;
筒状的外筒部,其外装于所述内筒部;以及
槽,其为在所述内筒部的外周至少环绕一周的螺旋状且供冷却介质通过,
所述槽包括:在所述转子的旋转轴线方向上对置配置的一对侧面;和与所述一对侧面分别连接的底面,
所述一对侧面中的、至少以与所述旋转轴线正交的脱模方向为基准而产生底切的一侧的所述侧面设置为具有拔模斜度,所述内筒部为圆筒状,并具有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在外周面包含所述底面的圆柱状的假想区域,
在将所述拔模斜度设为S、将所述内筒部的外径设为D1、将所述假想区域的外径设为D2、将所述槽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排列间距设为P、将所述底面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宽度设为B的情况下,所述拔模斜度S在下述式(2)的条件下,使用下述式(1)来导出,即:
。
3.一种旋转机械,其特征在于,具备:
马达,其具备转子及定子;和
冷却套管,其配置在所述定子的外周,
所述冷却套管具备:
筒状的内筒部,其与所述定子相接;
筒状的外筒部,其外装于所述内筒部;以及
槽,其为在所述内筒部的外周至少环绕一周的螺旋状且供冷却介质通过,
所述槽包括在所述转子的旋转轴线方向上对置配置的一对侧面,
所述一对侧面分别向与彼此的对置方向相反的一侧倾斜,
所述内筒部为圆筒状,并具有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在外周面包含所述槽的底面的圆柱状的假想区域,
在将所述一对侧面的拔模斜度设为S、将所述内筒部的外径设为D1、将所述假想区域的外径设为D2、将所述槽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排列间距设为P的情况下,所述拔模斜度S在下述式(3)的条件下,使用下述式(1)来导出,即:
。
4.一种旋转机械的内筒部的制造方法,所述旋转机械是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机械,其特征在于,
在将成型模具合模并向内部空间填充熔融金属而使其固化之后,使所述成型模具沿成为隔着所述旋转轴线而对置的方向的所述脱模方向分离来对所述内筒部进行成型加工。
5.一种旋转机械的内筒部的制造方法,所述旋转机械是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机械,其特征在于,
在将成型模具合模并向内部空间填充熔融金属而使其固化之后,使所述成型模具沿成为隔着所述旋转轴线而对置的方向的所述脱模方向分离来对所述内筒部进行成型加工。
6.一种旋转机械的内筒部的制造方法,所述旋转机械是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机械,其特征在于,
在将成型模具合模并向内部空间填充熔融金属而使其固化之后,使所述成型模具沿隔着所述旋转轴线而对置的方向分离来对所述内筒部进行成型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IHI,未经株式会社IHI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264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