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加工用便携式圆锯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32160.5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8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木村卓示;能势健司;高田智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牧田 |
主分类号: | B23D47/00 | 分类号: | B23D47/00;B23D4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栗涛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工用 便携式 圆锯 | ||
从固定罩(24)的内壁面(24a)到圆锯片(22)的齿顶(22a)为止的间隔(X1)被设定为比从齿顶(22a)到齿底(22b)为止的间隔(T)大且比间隔(T)的2倍小。另外,从基座(10)的窗口部(11)的前端部(11a)到圆锯片(22)的齿顶(22a)为止的间隔(Y)被设定为比间隔(T)大且比间隔(T)的2倍小。据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金属加工用便携式圆锯中从切割部位吹起的切屑向切屑集尘箱集尘的集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由操作者手持进行移动操作来进行金属切割加工的便携式圆锯。
背景技术
在例如被称为锯机(tip saw cutter)的使用金属用锯片的金属加工用便携式圆锯(便携式切割机)中,为了高效地收集由切割加工产生的火花和火花固化时产生的切屑,而进行了各种研究。在下述专利文献1、2中公开了一种与这种圆锯的集尘结构相关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138220号)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利用通过圆锯片(锯片:tip saw)的旋转而产生的旋转风将在切割部位产生的切屑吹起,并收集到切屑集尘箱中。在专利文献2(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2-30356号)中公开了如下技术:使覆盖圆锯片的周围的固定罩的内壁面倾斜,通过将切屑吹到该倾斜内壁面来控制其飞散方向,从而提高向切屑集尘箱集尘的集尘效率。此外,所谓锯片是将刀片和基体作为不同零部件进行制作,并通过焊接将刀片和基体一体化而成的圆锯片的一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根据前者的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由于固定罩在前方过大,因此无法充分发挥旋转风对所产生的切屑的吹起作用,切屑无法高效地被吹到切屑集尘箱的内部,在这一点上,切屑集尘箱的集尘效率不充分。另外,根据后者的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技术,由于通向切屑集尘箱的入口(集尘口)狭窄,所以切屑的漏掉(从集尘口脱离)的情况多,在这一点上,集尘效率不高。此外,金属的切屑的质量比木材等的切屑重,因此,由于离心力较强地作用而容易沿径向飞出、或者几乎不会在空中飞扬,由此具有其动作较强地依赖于圆锯片的旋转的趋势等独特的特征,但还没有正确地分析这样的特征来进行优化的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金属加工用便携式圆锯中所产生的切屑的集尘效率。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上述技术问题通过以下各技术方案来解决。第1技术方案为:一种金属加工用便携式圆锯具有使下表面侧与切割材料抵接的基座和支承于基座上表面侧的切割机主体,切割机主体具有旋转的圆锯片、覆盖圆锯片周围的固定罩以及对切割金属时产生的切屑进行收集的切屑集尘箱,该金属加工用便携式圆锯通过使圆锯片经由设置在基座上的窗口部向下表面侧突出并使突出部分切入切割材料,来进行切割加工。在第1技术方案中,具有如下特征:在固定罩的下端,从固定罩的内壁面到圆锯片的齿顶为止的间隔X1被设定为比从齿顶到齿底的间隔T大且比间隔T的2倍小。此外,此处所说的“圆锯片”包括锯片和除了锯片之外的圆锯片双方。“齿顶”是指齿中的最外端,“齿底”是指齿中的最内端。“齿”是形成在圆锯片的外周上的刻纹,在锯片的情况下,由刀片和基体的一部分形成。
根据第1技术方案,在上下方向的位置上,且在固定罩的下端,固定罩的内壁面与齿顶之间的间隔X1被设定为比从齿顶到齿底为止的间隔T大且比间隔T的2倍小(间隔T<间隔X1<间隔T×2)。由于间隔X1被设定为比间隔T大,因此,即使积存在齿底的金属的切屑(积存了与间隔T相当的量的切屑)因离心力而向径向外侧移动,也不会因与固定罩的内壁面接触而被妨碍,能够顺畅地向齿顶与切屑集尘箱的内壁之间的间隙(空间部)排出,据此提高了切屑的集尘效率。而且,由于间隔X1被设定为比间隔T的2倍小,因此,能够避免在超过径向2倍的位置处风速急速下降的现象的影响,据此,被排出的切屑通过旋转风被高效地集尘。
第2技术方案为:在第1技术方案所述的金属加工用便携式圆锯中,从基座的窗口部的前端到圆锯片的齿顶为止的间隔Y被设定为比从齿顶到齿底为止的间隔T大且比间隔T的2倍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牧田,未经株式会社牧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21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