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离合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31309.8 | 申请日: | 2019-04-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58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 发明(设计)人: | 樱场茂圭;林敏弘;黑畑清;小西俊宏;橘和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 主分类号: | F16D27/112 | 分类号: | F16D27/1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张丽颖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离合器 | ||
1.一种电磁离合器,从驱动体(70)向从动体(110)传递转矩,该电磁离合器的特征在于,具备:
电枢(11),该电枢设置为能够通过磁吸引力而与所述驱动体抵接;
外板(20),该外板相对于所述电枢固定在与所述驱动体相反的一侧,且和所述电枢一起旋转;
内枢毂(30),该内枢毂在所述电枢与所述外板之间设置为能够在旋转轴方向上移动,相对于所述电枢或所述外板在旋转方向上卡止,并且该内枢毂固定于所述从动体;以及
橡胶部件(40),该橡胶部件设置于所述内枢毂与所述外板之间,并对所述内枢毂和所述外板向相互分离的方向施加作用力,
该电磁离合器构成为,随着所述驱动体与所述电枢因磁吸引力而靠近,所述橡胶部件的作用力非线性地增大,
所述橡胶部件具有:薄壁部(42),该薄壁部构成为,在所述驱动体与所述电枢之间产生磁吸引力之前的状态下,在该薄壁部与所述内枢毂或所述外板之间形成间隙(44),并且所述间隙在所述驱动体与所述电枢因磁吸引力而接近的途中消失,
所述电磁离合器还具备凸部(26、38),该凸部以嵌入于所述内枢毂或所述外板与所述薄壁部之间的所述间隙的方式从所述内枢毂或所述外板向所述薄壁部侧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橡胶部件构成为,与从所述驱动体和所述电枢之间产生磁吸引力之前的状态到所述驱动体与所述电枢抵接的状态的该橡胶部件与所述内枢毂和所述外板接触的面积相比,在所述驱动体与所述电枢即将抵接之前的该橡胶部件与所述内枢毂和所述外板接触的面积变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橡胶部件还具有:
厚壁部(41),从所述驱动体与所述电枢之间产生磁吸引力之前的状态到所述驱动体与所述电枢抵接的状态,该厚壁部持续地与所述内枢毂和所述外板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驱动体与所述电枢之间未产生磁吸引力的状态下,形成于所述内枢毂或所述外板与所述薄壁部之间的所述间隙的距离(C)比所述驱动体与所述电枢的距离(G)小。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橡胶部件还具有密封部(49),该密封部从所述薄壁部突出而与所述内枢毂或所述外板抵接,从而防止水从外部经由所述间隙浸入到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驱动体与所述电枢之间未产生磁吸引力的状态下,在与旋转轴平行的剖视图中,所述橡胶部件是所述内枢毂侧或所述外板侧的一方的边(45)长且另一方的边(46)短的梯形。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驱动体与所述电枢之间未产生磁吸引力的状态下,在与旋转轴平行的剖视图中,所述橡胶部件具有倾斜面(47,48),该倾斜面形成为从与所述内枢毂或所述外板抵接的部位朝向规定方向而逐渐从所述内枢毂或所述外板离开,
所述内枢毂或所述外板与所述橡胶部件的所述倾斜面的最远距离(F)比所述驱动体与所述电枢的距离(G)大。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磁离合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凸缘部(50),该凸缘部从所述电枢与所述外板之间向径向外侧呈环状地伸出,并覆盖所述驱动体与所述电枢的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130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