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供暖和热水兼用锅炉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31268.2 | 申请日: | 2019-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9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许昌会;宋容旼;金时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庆东纳碧安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H9/20 | 分类号: | F24H9/20;F24H1/52;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顾红霞;顾欣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暖和 热水 兼用 锅炉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供暖和热水兼用的锅炉。该供暖和热水兼用的锅炉包括:主热交换器,其通过热交换来加热供暖水;热水热交换器,由主热交换器加热的供暖水被供应至热水热交换器,并且热水热交换器通过与供暖水进行热交换而将自来水加热成热水;以及控制单元,其控制已经流过热水热交换器的供暖水的流动,以控制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中的至少一个的形成,第一流路用于将已经流过热水热交换器的供暖水供应至供暖对象,第二流路用于将已经流过热水热交换器的供暖水供应至主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供暖(heating)和热水的锅炉及其控制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即使在要求同时使用供暖和热水时也能够在不停止供暖的情况下同时使用供暖(功能)和热水的锅炉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锅炉用于一般家庭、公共建筑物等的供暖或热水。通常,锅炉通过使用作为燃料的油或气体的燃烧器来执行燃烧,通过使用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燃烧热来加热水,并且根据需要使经加热的水在室内循环以执行供暖或将经加热的水作为热水使用。
图1示出了常规的供暖和热水兼用锅炉1。该常规的供暖和热水兼用锅炉1可包括:主热交换器2,其通过燃烧器的燃烧热来加热供暖水;三通阀4,其将流路切换到供暖模式或热水模式;锅炉循环泵5,其使水循环;以及热水热交换器3,其通过原水的热交换供应热水。
常规的供暖和热水兼用锅炉1通过操作锅炉循环泵5使供暖水通过供暖水循环管L1和L2循环至主热交换器2,并将在主热交换器2中加热的水通过连接管L3供应至三通阀。在供暖操作中,三通阀4切换到供暖水供应管L4,并且通过燃烧器的燃烧热进行了热交换的供暖水被供应至待供暖的地点。在使用热水时,将三通阀4切换到穿过热水热交换器3的连接管L5,从原水管L6供应的原水通过热交换被加热成热水,并将热水释放到热水管L7。在图1中,点划线代表供暖操作中的水流,而虚线代表使用热水时的水流。
如上所述,在常规的供暖和热水兼用锅炉1中,供暖流路和热水流路通过三通阀4而彼此区分,并且单独地执行供暖操作和热水产生操作。
但是,由于在使用热水时常规的锅炉1优先执行热水产生操作,所以当在供暖期间使用热水时,锅炉1停止供暖并执行热水产生操作,而当在使用热水时接收到供暖要求时,锅炉1在热水使用结束之后执行供暖操作。
于是,当使用热水时,不能执行供暖操作,因此存在不能很好地执行供暖的问题。此外,在锅炉1具有热水等待时间(hot-water standby time)以减少热水温度偏差并在使用热水后再利用热水时快速供应热水的情况下,在热水等待时间内不能执行供暖操作,因此可能不能更好地执行供暖。由于这些问题,在经常使用热水的家庭或商店(例如餐馆)的情形里,在许多情况下供暖装置和热水装置被分开使用。
另外,在使用常规的供暖和热水兼用锅炉1的情况下,在使用供暖的同时使用热水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在供暖温度高的状态下使用热水,导致以过高温度供应热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同时稳定地执行热水产生操作和供暖操作的供暖和热水兼用锅炉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解决由于同时执行供暖操作和热水产生操作而导致热水的温度升高的问题、并且供应适当温度的热水的供暖和热水兼用锅炉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供暖和热水兼用锅炉包括:主热交换器,其通过热交换来加热供暖水;热水热交换器,其被供给在所述主热交换器中加热的所述供暖水,并通过与所述供暖水进行热交换而将原水加热成热水;以及控制器,其控制流过所述热水热交换器的所述供暖水的流动,以控制第一流路或第二流路中的至少一个的形成,流过所述热水热交换器的所述供暖水沿所述第一流路被供应至供暖对象,流过所述热水热交换器的所述供暖水沿所述第二流路被供应至所述主热交换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庆东纳碧安株式会社,未经庆东纳碧安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12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