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粒面皮革状片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30240.7 | 申请日: | 2019-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57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芦田哲哉;原宽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可乐丽 |
| 主分类号: | D06N3/14 | 分类号: | D06N3/14;B32B27/20;B32B27/40;C08L7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利波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皮革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粒面皮革状片,其具有包含聚醚类聚氨酯的聚氨酯表皮膜,其中,聚氨酯表皮膜包含喹吖啶酮类红色颜料,被着色为Lsupgt;*/supgt;asupgt;*/supgt;bsupgt;*/supgt;表色系统中Lsupgt;*/supgt;值≤80、asupgt;*/supgt;值≥20、bsupgt;*/supgt;值≤15的红色,使用依据JIS B7751的紫外线碳弧灯,在辐照度500±50W/msupgt;2/supgt;的条件下以黑板温度63℃对所述粒面皮革状片进行100小时碳弧照射后,在20℃的环境下使用挠曲试验机进行弯曲性试验时在表面产生裂纹的循环为10万次循环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粒面皮革状片。
背景技术
作为皮包、衣料、鞋等的材料,使用了具有粒面外观的人造革等粒面皮革状片。作为粒面皮革状片,已知有包含纤维基材和层叠于纤维基材上的聚氨酯表皮膜的粒面皮革状片。例如,作为耐久性得到改善的方向盘套用人造革,公开了一种方向盘套用人造革,其依次层叠有:包含长纤维型高密度极细丝无纺布的纤维基材;具有微小气孔的氨基甲酸酯气孔层;包含用于粘接氨基甲酸酯气孔层和聚氨酯表皮层的氨基甲酸酯类粘接剂的氨基甲酸酯粘接层;以及聚氨酯表皮层,所述聚氨酯表皮层是通过使异氰酸酯化合物与包含聚碳酸酯类多元醇、氟类多元醇及酯类多元醇的多元醇化合物聚合而制造的。
粒面皮革状片通常进行着色来使用。已知有被着色为富于变化的红色系的粒面皮革状片。
虽然不是与粒面皮革状片相关的技术,但例如下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将聚氨酯树脂制造成双组分固化型聚氨酯树脂时,用喹吖啶酮红进行着色、添加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作为光稳定剂。另外,下述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在包含颜料(B)、聚氨酯(A)、且进一步包含至少1种的阻聚剂或稳定剂(C)而成的水性分散液中,以喹吖啶酮红作为颜料(B),以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作为稳定剂(C)。另外,下述专利文献4公开了在用于人造革、合成皮革或弹性纤维的聚氨酯树脂中添加喹吖啶酮类颜料、或添加受阻胺类紫外线吸收剂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89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2054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16-50564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5-0520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对于粒面皮革状片,已知将各种颜料组合而着色为富于变化的红色系的粒面皮革状片。在着色为红色系的粒面皮革状片中,极少数情况下会在作为粒面皮革状片的着色层的聚氨酯表皮膜上经时地产生裂纹。本发明人等为了对着色为红色系的聚氨酯表皮膜上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了在聚氨酯表皮膜上产生裂纹的方法。其结果是,使用依据JIS B7751的紫外线碳弧灯,以黑板温度63℃在辐照度500±50W/m2的条件下进行100小时碳弧照射后,通过在20℃的环境下使用挠曲试验机重复数万~数十万次循环的弯曲性试验的试验(以下,也称为耐光弯曲性试验),由此能够重现在表面产生的裂纹。
因此,本发明人等基于耐光弯曲性试验的结果而对裂纹的原因进行了各种研究,结果是得到了如下见解,在以较高的比例配合喹吖啶酮类红色颜料而着色为带有蓝色的红色时,产生裂纹的比例显著增高。另外,还得到了如下见解,特别是在将包含聚醚类聚氨酯的聚氨酯表皮膜和喹吖啶酮类红色颜料组合的情况下,产生裂纹的比例增高。因此,基于该见解,在着色为带有蓝色的红色的粒面皮革状片中,发现了能够抑制经时地产生的裂纹的粒面皮革状片,所述粒面皮革状片为包含喹吖啶酮类红色颜料的包含聚醚类聚氨酯的聚氨酯表皮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粒面皮革状片,其用喹吖啶酮类红色颜料着色为带有蓝色的红色,包含含有聚醚类聚氨酯的聚氨酯表皮膜,不容易经时地产生裂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可乐丽,未经株式会社可乐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302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放射性同位素发生器寿命的早期检测
- 下一篇:照明模块及照明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