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缆接头、联接销钉和电的三相电流系统以及驱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28295.4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9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D·阿利霍齐克;F·斯克日平斯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MTU腓特烈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9/24 | 分类号: | H01R9/24;H01R11/12;H01R4/1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吴强;王玮 |
地址: | 德国腓***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接头 联接 销钉 三相 电流 系统 以及 驱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缆接头(1),具有联接环(3)用于将所述线缆接头(1)联接到联接销钉(7)处。在所述联接环(3)的内侧(14)处构造有编码部(15),所述编码部与构造在所述联接销钉(7)的外侧(18)处的编码部(19)相对应。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联接销钉(7)用于联接线缆接头(1)的联接环(3)。在所述联接销钉(7)的外侧(18)处构造有编码部(19),所述编码部与构造在所述联接环(3)的内侧(14)处的编码部(15)相对应。此外提出一种具有用于三个三相电流相位(U、V、W)的三个联接部的电的三相电流系统(25)和具有这样的电的三相电流系统(25)的驱动系统(27)。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缆接头,具有用于将线缆接头联接到联接销钉处的联接环以及用于联接线缆接头的联接环的联接销钉。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的三相电流系统以及具有电的三相电流系统的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这种类型的线缆接头和与其共同作用的联接销钉优选地被应用于形成在电的机构、尤其电机以及变流器处的电联接部。联接销钉在此大多是螺纹销钉,所述螺纹销钉此外在电的联接区域(例如联接板)的范围内被有规律地提供,所述联接区域例如具有两个、三个或更多联接销钉。为了建立电连接,线缆接头以其联接环引导通过联接销钉,从而联接销钉以一区段穿过联接环。然后,通过例如被旋上到联接销钉上的螺母能够持久地建立或保证电连接。
在例如为了形成传动系而将电机联接到从属的变流器处时,在三相联接的情况下,应该将三个相应的线缆联接在电机的夹持板上和联接在变流器的夹持板上。在此,存在有混淆风险。为了降低这种风险,马达相位联接部U、V、W相对于变流器夹持联接部U、V、W的分配有规律地通过线缆标记部来解决。在此,例如由于漫不经心而产生的混淆也是可能的。
图1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线缆接头1'。线缆接头1'具有垫圈形地形成的联接环3',其中,联接环3'具有圆圈形的通孔5',也就是说用于联接或装配在根据现有技术的联接销钉7'处,参见图2,所述联接销钉例如能够作为螺纹销钉(螺纹没有被示出)被提供(联接销钉7'例如在(在图2中表明的)联接区域9'或联接板处形成)。
在这样的联接的范围内,(被提供有圆圈形的横截面和在通孔5'方面的相应的尺寸的)联接销钉7'以一区段穿过通孔5'。此外,在线缆接头1'的联接环3'处形成有固定区段11',所述固定区段从联接环3'在外侧(径向地)突出并且形成线缆接头1'的固定端部13',也就是说用于(导电地)固定在导体线路(在图中没有被示出)处。当前,线缆接头1'例如设立成用于尤其借助于固定端部13'的开缝的压接套筒的挤压或压接连接。在此,联接环3'和套筒由金属制成。
在联接这样的线缆接头1'时有困难的是,借助于所述线缆接头仅仅能够不充分地避免在本身不是设置成用于与此连接的联接销钉7'处的有错误的联接,除此之外,还使在联接在根据现有技术的联接销钉7'处时的非期望的扭转成为可能。
发明内容
从此出发,本发明以如下任务为基础,使在将线缆接头联接到联接销钉处时的有错误的电连接的建立的风险最小化。
所述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线缆接头、具有权利要求6的特征的联接销钉、具有权利要求11的特征的电的三相电流系统以及具有权利要求12的特征的驱动系统来解决。
本发明的有利的改进方案和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进行说明。
根据本发明的线缆接头具有用于将线缆接头联接到联接销钉处的联接环。在联接环的内侧处构造有编码部,所述编码部与构造在联接销钉的外侧处的编码部相对应。
线缆接头的联接环尤其用于装配在联接销钉处,尤其在以螺纹销钉为形式的(例如螺栓形的)联接销钉处。就此而言,联接环呈现环形的联接元件。线缆接头还能够被称为环形线缆接头。在联接环在联接销钉处的装配的范围内,联接销钉能够至少在一区段上穿过联接环(尤其联接环的通孔),此后,例如通过借助螺纹元件、如例如螺母的(起夹持作用的)旋紧能够设置有持久的位置可靠的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MTU腓特烈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MTU腓特烈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82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