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紧固至坐垫的引导元件、坐垫、车辆座椅和具有这种引导元件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28233.3 | 申请日: | 201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04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M·D·韦伯;J·贝克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迪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28 | 分类号: | B60N2/28;B60N2/58;B60N2/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牛晓玲 |
地址: | 德国因戈***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紧固 坐垫 引导 元件 车辆 座椅 具有 这种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引导元件、尤其是Isofix‑引导元件,其具有:底部区段(22)、后侧区段(24)和两个与底部连接的侧面区段(26);插入孔(28),该插入孔由底部区段(22)和两个侧面区段(26)的各自的内侧(50、52)限界;设计在底部区段(22)与后侧区段(24)之间的紧固夹孔(30),该紧固夹孔具有设计在侧面区段(26)中的切口(32),使得能够在切口(32)中接纳U形夹状的固定元件(34、62)且能够通过该插入孔(28)接近该固定元件(34、62)。根据本发明,在底部区段(22)的外侧(40)上设有至少一个突出于底部区段(22)的紧固元件(42),该紧固元件(42)具有至少一个长孔状的紧固孔(44),该紧固孔能够与车辆座椅(10)的座套或坐垫(12)的接板(46)连接。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这种引导元件的坐垫以及一种具有这种坐垫的车辆座椅和一种具有这种车辆座椅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引导元件、尤其是Isofix-引导元件,一种具有这种引导元件的坐垫以及一种具有这种坐垫的车辆座椅和一种具有这种车辆座椅的车辆。
背景技术
这种引导元件在车辆中尤其是在将儿童座椅紧固至车辆座椅时使用。在此,引导元件用于将儿童座椅上的卡锁件引向紧固夹(Isofix-固定夹)的方向,该紧固夹与车辆车身连接,从而卡锁件能够在紧固夹处卡入并且保持儿童座椅的固定。儿童座椅的这种紧固系统也被称为Isofix。
在制造车辆座椅时,通常在已经将相应的坐垫安装在车辆座椅中之后才安装引导元件。坐垫和引导元件因而彼此分开地提供并在彼此相继的工序中安装。在已经组装好的或安装在车身中的车辆座椅中安装引导元件在安装工序中是一个非常耗时的附加步骤。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够改进安装的引导元件。
该目的通过具有以下所述特征的引导元件、坐垫、车辆座椅以及机动车实现。
在此提出了一种引导元件,尤其是Isofix-引导元件或Isofix-漏斗件,其具有:底部区段、后侧区段和两个与底部连接的侧面区段;插入孔,该插入孔由底部区段和两个侧面区段的各自的内侧限界;设计在底部区段与后侧区段之间的紧固夹孔,该紧固夹孔具有设计在侧面区段中的切口,使得能够在切口中接纳U形夹状的固定元件且能够通过该插入孔接近该固定元件。在此提出,在底部区段的外侧上设有至少一个突出于底部区段的紧固元件,在此该紧固元件具有至少一个长孔状的紧固孔,该紧固孔能够与车辆座椅的座套的接板或坐垫的接板连接。
接板、尤其是织物接板或由塑料织物等制成的接板能够被插过或穿过紧固元件的紧固孔,从而能够在安装坐垫前将引导元件与坐垫连接。相应地,坐垫以及上面安装的引导元件能够在一道工序中安装,而无需后续再安装引导元件。
紧固孔可以基本上被设计为矩形,其中,紧固孔的长度约为紧固孔的宽度的四倍。例如,孔的长度可以约为35mm至50mm,而该宽度约为9mm至12mm。由此能够将具有为便于操作而充分设计的尺寸的接板以简单的方式插入到该紧固孔中,从而能够将引导元件与坐垫连接。
切口可以具有端部区段,该端部区段的尺寸被这样确定,使得引导元件能够以形锁合和/或摩擦锁合的方式、尤其是能够以卡夹的方式固定在被接纳在切口中的固定元件处。由此可以在安装坐垫连同与之借助于接板被紧固的引导元件时,将引导元件简单地与U形夹状的固定元件连接,尤其是能够将引导元件简单地压在固定元件上且由此卡入到端部区段中。
本发明基于的目的还通过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的坐垫实现,该坐垫具有泡沫体、布置在泡沫体上的支撑结构和包围泡沫体的套子/蒙皮。在此提出,在坐垫的后部区域处设有与支撑结构和/或套子连接的至少一个接板,利用接板连接上面所述的引导元件。
在此,接板的自由的端部可以环状地围绕金属丝网的金属丝卷绕,然后与余下的接板连接,例如使用孔眼、尼龙搭扣、粘结剂等。另选地或补充地也可以将接板紧固在坐垫的套子上,例如通过与套子缝合或粘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迪股份公司,未经奥迪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82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