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尼力产生机构、阻尼力产生机构的制造方法和压力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28215.5 | 申请日: | 2019-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1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中野刚太;柳泽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昭和 |
主分类号: | F16F9/34 | 分类号: | F16F9/34;F16F9/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邹轶鲛;石红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尼力 产生 机构 制造 方法 压力 减震器 | ||
一种阻尼力产生机构,包括:流道形成部,该流道形成部形成液体流经的流道;阀,其控制液体在流道内的流动;背压控制阀,其控制背压室中的压力,该背压室利用液体的流入而向阀施加背压;以及容纳部,其形成为一侧开口端比另一侧开口端窄的筒状,具有其中形成的背压室,并且至少容纳阀和背压控制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尼力产生机构、阻尼力产生机构的制造方法以及压力减震器。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在导向式阻尼力调节阀中,“主阀”的阀座压配合到大致筒状的“导向销”的一端侧,导向压力调节阀的具有阀座的“外壳部件”压配合到另一端侧,并且导向压力调节阀的阀体被“外壳部件”和“保持板”保持。另外,公开了具有能够利用这些结构实现整体的分部装配的阻尼力调节阀的减震器。
专利文献1:JP 2013-11342A
发明内容
然而,在频繁使用这样的压配合的结构中,所需要的精度提高,这可能导致由于产量降低等而引起的成本增加。
本发明的目的是使得阻尼力产生机构和压力减震器的制造容易化。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提供了一种阻尼力产生机构,包括:流道形成部,其形成液体流经的流道;阀,其被构造为控制所述液体在所述流道内的流动;背压控制阀,其被构造为控制背压室中的压力,所述背压室通过所述液体的流入而向所述阀提供背压;以及容纳部,其为一侧开口端比另一侧开口端窄的管状形状,形成所述背压室,并且至少容纳所述阀和所述背压控制阀。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有一种阻尼力产生机构的制造方法,包括:制备在一端侧具有开口部的容纳部的步骤;将被构造为控制背压室的背压的背压控制阀从所述容纳部的所述开口部插入的步骤;将形成所述背压室的背压室形成部从所述容纳部的所述开口部插入的步骤;将被构造为控制液体的流动的阀从所述容纳部的所述开口部插入的步骤;以及将容纳在所述容纳部中的所述背压控制阀、所述背压形成部和所述阀保持在所述容纳部中的步骤。
发明的优势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有助于阻尼力产生机构和压力减震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液压减振器的整体视图。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外阻尼部的截面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主阀部和阻尼力调节部的立体截面图。
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主阀部和阻尼力调节部的局部截面图。
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主阀座的顶视图。
图6A和图6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控制阀和控制阀座的说明图。
图7A和图7B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液压减震器的操作的说明图。
图8A和图8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外阻尼部中的油的流动的说明图。
图9A和图9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外阻尼部中的油的流动的说明图。
图10A和图10B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外阻尼部中的油的流动的说明图。
图1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主阀部的阻尼力特性的说明图。
图12A和图12B是根据第一变形例的液压减震器的说明图。
图13是根据第二变形例的液压减振器1的说明图。
图14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外阻尼部的截面图。
图15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主阀部和阻尼力调节部的局部截面图。
图16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主阀座的说明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昭和,未经株式会社昭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82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