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热管支承构造及传热管支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26020.7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95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石川雅之;细井宏昭;西村正宪;吉元让;入木重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动力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8F9/013 | 分类号: | F28F9/013;F22B1/18;F22B37/10;F22B37/20;F28F3/1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强;高培培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热 支承 构造 方法 | ||
提供能够将由传热管面板的振动引起的支撑构件的损伤及传热管翅片的损伤遍及整个范围进行抑制的传热管支承构造。传热管支承构造设为了以下结构:具备:传热管面板(30),将在垂直方向上延伸的多个传热管(31)呈交错状地排列;及支撑构件(35),将传热管(31)在水平方向上捆束,支撑构件(35)在传热管面板(30)的垂直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而设置有多段,其中,传热管支承构造具备:第一加强板(38),在斜方向上配置于各传热管(31)的间隙;第二加强板(39),以与第一加强板(39)交叉的方式在斜方向上配置于各传热管(31)的间隙;及连结构件(40),将这些第一加强板(38)及第二加强板(39)各自的一端侧固定于支撑构件(3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排热回收锅炉等所具备的传热管面板交错排列的传热管的支承构造及这样的传热管的支承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高效率发电的一环而受到关注的复合发电设备首先进行基于燃气轮机的发电,并且将从燃气轮机排出的废气中的热在排热回收锅炉(HRSG)中回收,利用在该排热回收锅炉中产生的蒸汽使蒸汽轮机驱动而进行发电。该复合发电设备能够同时进行基于燃气轮机的发电和基于蒸汽轮机的发电,因此发电效率高,而且,燃气轮机在负荷响应性上优异,也存在也能够充分应对急剧的电力需要的上升这一优点。
在这种复合发电设备中,一般来说,在排热回收锅炉内配置有回收燃气轮机的废气的热的过热器、蒸发器、省煤器等热交换器,并且为了进行废气的脱硝而配置有脱硝装置。热交换器由将在上下方向上直立的许多传热管呈交错状地排列的传热管面板构成,为了容易吸收来自废气的热,广泛地采用了将翅片呈螺旋状地缠绕的带翅片传热管。
在构成为相对于传热管面板而废气在水平方向上流动的被称作横型的排热回收锅炉中,由于伴随于燃气轮机的大型化的锅炉的大型化,通道的高度为20m或其以上,成为了大型的结构,根据此而内部的带翅片传热管的长度也成为了长尺寸。
已知带翅片传热管会因废气的流体力、在带翅片传热管的尾流产生的卡门涡流等而振动,尤其是,若带翅片传热管长尺寸化,则相邻的传热管的翅片彼此容易因振动而损伤。于是,以往提出了以下技术:将交错配置的带翅片传热管利用支撑构件在水平方向上捆束,将该支撑构件在传热管面板的垂直方向上隔开规定间隔而设置多段,由此抑制带翅片传热管的振动。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以下的传热管支承构造:将交错配置的带翅片传热管利用插入于翅片与翅片之间的板状的支撑构件支承,并且向带翅片传热管的斜方向上的间隙插入连结板,将该连结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沿着废气的流动方向而在前后方向上相邻的各传热管面板的支撑构件,由此提高多个传热管面板整体的刚性。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以下的传热管支承构造:将交错配置的带翅片传热管利用蜂巢形状的支撑构件支承,并且将位于水平方向的两端侧的数根带翅片传热管利用短尺寸的加强用支撑构件支承,利用插入于带翅片传热管的斜方向的间隙的门型的打开防止板将支撑构件与加强用支撑构件连结,由此降低传热管面板的振动位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85744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5746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近年来的燃气轮机规格中,到达排热回收锅炉的废气为高温、高流速且伴随着回旋,由此,传热管面板的振动变得剧烈,因此,引起将带翅片传热管在水平方向上捆束的支撑构件的损伤及传热管翅片的损伤的可能性变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动力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动力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60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