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25595.7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36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吉原资二;内永宪佑;鹈饲悠;冈部日出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可乐丽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12;C02F3/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陈巍;李志强 |
地址: | 日本冈山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水处理 方法 | ||
废水处理方法,其具备如下工序:将有机废水供给至第一需氧槽和无氧槽的工序1;在第一需氧槽内中,利用担载于载体的细菌进行硝化和脱氮,排出一次处理水的工序2;在无氧槽内中,对于有机废水和一次处理水,利用活性污泥中的细菌进行脱氮,排出二次处理水的工序3;在第二需氧槽内,对于二次处理水,利用活性污泥中的细菌进行硝化,排出三次处理水的工序4;以及,在固液分离装置中,从三次处理水分离污泥,以最终处理水的形式排出,且将污泥返回至无氧槽的工序5。根据该方法,能够减轻后续无氧槽的负荷,该无氧槽与以往相比能够实现小型化,且能够稳定地获得水质优异的处理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于含有氮成分的有机废水进行生物处理的废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针对因废水中包含的氮成分流入海洋、湖泊而引起的富营养化等问题,进行了生物学意义上的对氮成分进行处理的各种方法。
污水等废水中包含的氮成分大部分为氨态氮(NH4-N)。在实际的污水处理中,NH4-N在需氧条件下被转化成氧化态氮(NOx-N)。以下,有时将该转化简称为硝化反应或硝化。其后,通过前述硝化而生成的NOx-N在无氧条件下被转化成氮气(N2)。以下,有时将该转化简称为脱氮反应或脱氮。接着,通过前述脱氮而生成的氮气被释放至体系外,由此从废水中去除氮成分。
专利文献1公开了将进行脱氮的无氧槽和进行硝化的需氧槽依次排列,将从需氧槽流出的一部分处理水返回至无氧槽并进行处理的方法。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方法中,作为脱氮所需的有机物源,可以利用与废水的BOD对应的量的有机物,因此,能够降低运行成本。然而,在后段的需氧槽中生成的一部分硝酸会残留在处理水中,因此,存在槽整体的总氮(T-N)去除率由返回流量相对于原水的比值即返回比决定的缺点。返回比为R时,T-N去除率(%)成为[R/(1+R)]×100。因此,假设将返回比(R)设为1时,槽整体的T-N去除率最大也停留在50%,具有要求高去除率时无法使用的课题。
此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将需氧槽和无氧槽依次排列,将从需氧槽流出的需氧槽处理水导入至无氧槽并进行处理的方法。该方法中,由于需氧槽和无氧槽依次排列,因此,最大T-N去除率与专利文献1记载的方法相比变高。然而,由于向无氧槽中添加了作为有机物源的甲醇,因此,存在耗费运行成本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5758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1236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对于含有氮成分的有机废水进行生物处理时,能够使处理装置大幅小型化,且既抑制运行成本又获得水质优异的处理水的废水处理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上述课题通过提供下述废水处理方法来解决,所述方法是使用依次具备第一需氧槽、无氧槽、第二需氧槽和固液分离装置的处理装置,对于含有氮成分的有机废水进行生物处理的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备如下工序:
将前述有机废水的60~95%供给至前述第一需氧槽,且将前述有机废水的5~40%供给至前述无氧槽的工序1;
在前述第一需氧槽内,利用担载于载体的细菌进行硝化和脱氮,排出一次处理水的工序2;
在前述无氧槽内,对于前述有机废水和前述一次处理水,利用活性污泥中的细菌进行脱氮,排出二次处理水的工序3;
在前述第二需氧槽内,对于前述二次处理水,利用活性污泥中的细菌进行硝化,排出三次处理水的工序4;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可乐丽,未经株式会社可乐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55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杀虫剂混合物的固体制剂
- 下一篇:对制冷系统除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