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和使用其的液晶表示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22801.9 | 申请日: | 2019-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16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仲井崇;须贺贵裕;宫本泰宏;巴幸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产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37 | 分类号: | G02F1/1337;C08G7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取向 使用 表示 元件 | ||
提供一种能够获得蓄积电荷的缓和快、即使被背光照射其电荷的蓄积量也不易变化的液晶取向膜的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和液晶表示元件。一种液晶取向剂,其特征在于,其含有由具有下述式(1)所示结构的二胺得到的聚合物和有机溶剂。(R1表示氢、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烯基、烷氧基、氟烷基、氟烯基或氟烷氧基,2个R1任选相同或不同,它们中的至少1者不是氢。*表示与其它基团键合的部位。苯环的任意氢原子任选被一价的有机基团取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新型聚合物的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和使用其的液晶表示元件。
背景技术
液晶表示元件被广泛用作个人电脑、移动电话、智能手机、电视机等的显示部。液晶表示元件具备例如夹在元件基板与滤色器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对液晶层施加电场的像素电极和通用电极、控制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取向性的取向膜、对供给至像素电极的电信号进行切换的薄膜晶体管(TFT)等。作为液晶分子的驱动方式,已知有TN方式、VA方式等纵向电场方式;IPS方式、FFS方式等横向电场方式。与以往的对形成于上下基板的电极施加电压而使液晶驱动的纵向电场方式相比,仅在基板的单侧形成电极并沿着与基板平行的方向施加电场的横向电场方式作为具有宽阔的视场角特性且能够实现高品质显示的液晶表示元件是已知的。
横向电场方式的液晶单元虽然视场角特性优异,但形成于基板内的电极部分少,因此,若电压保持率低,则不会对液晶施加充分的电压,显示对比度降低。此外,若液晶取向的稳定性小,则长时间驱动液晶时,液晶不会恢复至初始的状态,成为对比度降低、余像的原因,因此,液晶取向的稳定性是重要的。进而,静电容易蓄积至液晶单元内,由驱动产生的正负非对称电压的施加也会导致电荷蓄积至液晶单元内,这些蓄积的电荷以液晶取向紊乱、余像的形式对显示造成影响,会使液晶元件的显示品质显著降低。
近年来,由于满足高对比度要求的HDR(High Dynamic Range,高动态范围)的导入,开始应用与以往相比更高的亮度的背光。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包含特定结构和化合物的液晶取向剂,但没有耐背光性的相关记载。此外,专利文献2、3公开了一种包含特定结构的液晶取向剂,其存在VHR(VoltageHolding Ratio,电压保持率)的耐背光性的相关记载,但并未提及蓄积电荷,现有技术中难以充分满足这些要求特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公报WO2016/063834号单行本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公报WO2014/104015号单行本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公报WO2015/119168号单行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获得蓄积电荷的缓和快、即使被背光照射其电荷的蓄积量也不易变化的液晶取向膜的液晶取向剂、液晶取向膜和液晶表示元件。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向液晶取向剂所包含的聚合物中导入特定结构,能够同时改善各种特性,由此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基于所述见解,以下述内容为主旨。
一种液晶取向剂,其特征在于,其含有由具有下述式(1)的结构的二胺得到的聚合物和有机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产化学株式会社,未经日产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28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电性部件、导电性薄膜、显示装置、触摸面板
- 下一篇:分布式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