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锻造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22557.6 | 申请日: | 201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87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三浦博己;村松尚国;川本忠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三浦博己 |
主分类号: | B21J1/02 | 分类号: | B21J1/02;B21J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金成哲;王莉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锻造 工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锻造工具(10),是在利用第一壁面(21)~第六壁面(26)形成的长方体形状的锻造空间(S)锻造工件(W)的锻造工具。锻造工具(10)具备形成第一壁面(21)及与其相邻的第二壁面(22)的第一金属模具(30)、形成第三壁面(23)及与其相邻的第四壁面(24)的第二金属模具(40)、以及在第一金属模具(30)及第二金属模具(40)的底面(32、42)与抵接面(61)抵接时在由抵接面(61)包围的区域形成第六壁面(26)的第三金属模具(60)。第一金属模具(30)形成第五壁面(25)中的将与第一壁面(21)的交线以及与第二壁面(22)的交线作为两边的三角形的区域(25a),第二金属模具(40)形成第五壁面(25)中的将与第三壁面(23)的交线以及与上述第四壁面(24)的交线作为两边的三角形的区域(25b),在第五壁面(25)与第六壁面(26)之间按压工件(W)。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锻造工具。
背景技术
现今,公知一种所谓的多轴锻造法,在该方法中,针对长方体工件,利用锻造从工件的相互正交的X、Y、Z轴方向依次施加塑性形变将晶粒进行微细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作为多轴锻造法所使用的锻造工具,提出了各种装置。例如,提出了具备以下部件的装置:贯设有方形形状的压缩室的压缩加工板;从上方插入到压缩室的上部砧座;以及若插入到设于基台的通路则上表面封堵压缩室的下表面的下部砧座(参照专利文献2)。在该锻造工具中,能够拔出下部砧座,来从设于基台的通路取出工件。并且,作为与上述的压缩加工板相当的部件,提出了具备将通过组合多个模具部件来形成压缩室的内模具嵌入到外模具的内周的部件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并且,提出了以下结构:具备上部夹具部和下部夹具部,上部夹具部在底面部的一端缘部具有由压缩上表面和与其连接的两个压缩侧面构成的压缩凹部,下部夹具部具有具备底面部的引导凹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该锻造工具中,由压缩凹部的压缩上表面及压缩侧面、引导凹处的底面部、与其连接的两个侧面部形成压缩室。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9/119237号手册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16592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3/146309号手册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将上部砧座插入到压缩室的方式的锻造工具中,由于在使棒状的上部砧座的下端的一面抵接于工件的状态下施加载荷,所以在受到载荷时,伴随工件的变形而产生偏芯,有时在该状态下承受最大载荷。由此,载荷集中在工件的一部分等,从而工件有时牢固地固定于上部砧座、下部砧座。在该情况下,上部砧座、下部砧座的取出变得困难,作为结果,工件的取出有时变得困难。另一方面,在具备具有压缩凹部的上部夹具部的锻造工具中,工件的取出较为容易。但是,由于在底面部的一端缘部具有压缩凹部,并在使该压缩凹部的压缩上表面抵接于工件的状态下施加载荷,所以在受到载荷时,伴随工件的变形,上部夹具部向该压缩凹部侧倾斜等而产生偏芯,有时在该状态下承接最大载荷。由此,载荷集中在压缩凹部的压缩上表面中未与压缩侧面连接的突出角部等,有时突出角部破损。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件的取出容易且锻造工具本身难以破损的锻造工具。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锻造工具为了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而采取了以下的方案。
即、本发明的锻造工具在由第一壁面、与该第一壁面相邻的第二壁面、与上述第一壁面对置并与上述第二壁面相邻的第三壁面、与上述第二壁面对置并与上述第一壁面及上述第三壁面相邻的第四壁面、与上述第一壁面~第四壁面相邻的第五壁面、以及与上述第五壁面对置并与上述第一壁面~第四壁面相邻的第六壁面形成的长方体形状的锻造空间对工件进行锻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碍子株式会社;三浦博己,未经日本碍子株式会社;三浦博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25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触光子集成电路的光电电路板
- 下一篇:转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