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合颗粒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22390.3 | 申请日: | 2019-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0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I·库尔西奇;M·布朗;D·格里兹瓦奇;K·威尔逊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瑞阿美拉EXCO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63/20 | 分类号: | A01N63/20;A01N63/40;A01N63/30;A01N63/60;A01N25/22;A01N25/28;A01P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杜娟 |
地址: | 加拿大不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颗粒 | ||
用于细菌、病毒、真菌和dsRNA的递送方法,其中通过将所述细菌、病毒、真菌或dsRNA封装在也包含UV阻断剂的蜡颗粒中来保护细菌、病毒、真菌或dsRNA免受UV光的降解。该制剂还可包括其他化学物质,例如杀虫剂。所述颗粒可被昆虫及其幼虫食用,导致昆虫或幼虫消化细菌、病毒、真菌和/或dsRNA,从而对其进行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生物制剂(例如细菌、病毒、真菌和dsRNA)递送至植物和动物以控制害虫侵扰(特别是昆虫害虫)的复合颗粒,以及用于此类递送的颗粒。
背景技术
全球生物农药销售额已从2003年的约6亿美元增长至今天的约3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10亿美元。生物农药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16%至17%,是农作物保护市场部门目前增长最快的部门。
目前,生物农药市场占整个农作物保护市场的3%。据估计,基于病毒的生物农药不到其10%,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已知某些昆虫病原的生物制剂(例如昆虫病原的细菌、病毒、真菌和dsRNA)可有效防治植物和动物害虫。然而,将此类生物制剂递送至此类害虫存在问题,因为它们都非常容易被UV(例如在阳光下)降解。通常,此类生物制剂会在田间持续几天,例如2天至7天。目前的递送制剂包括液体制剂中的细菌、病毒、真菌和/或dsRNA(细菌、病毒、真菌和/或dsRNA悬浮于液体制剂中),并且包括溶解在液体中的UV阻断剂。然而,在递送至植物或动物时,细菌、病毒、真菌和/或dsRNA与UV阻断剂分离,只有极少的UV阻断剂在细菌、病毒、真菌或dsRNA附近。还已尝试了利用聚合物质的封装技术,其中二氧化钛或炭黑作为光吸收剂。这些技术也未能保护生物制剂免受UV降解。结果,将细菌、病毒、真菌和dsRNA用于控制植物和动物中的害虫十分受限。
发现了GM农作物的一个特殊的问题,该农作物被设计成引起食用该农作物的害虫死亡。害虫已开始对此种农作物产生抗药性。一种解决方案是用细菌、病毒、真菌和dsRNA处理此类害虫。但是,当前可用的制剂在UV下会降解,因此无法在合适的时间段内保持活性。使用细菌、病毒、真菌和dsRNA的一个优势是它们趋于具有狭窄的宿主昆虫范围,并且感染力仅限于宿主属或科。通常,这些生物制剂具有对脊椎动物(例如哺乳动物,包括人类)基本无毒的附加优点,普遍未显示它们对有益昆虫、鸟类或水生生物有毒。
与常规市售制剂有关的另一个问题是选择的病毒通常以裸露形式悬浮在水性制剂中,这有助于通过氧化过程的作用来限制或减少病毒的生存期。
下文讨论了已知制剂的具体实例。
GB 2481307公开了复合颗粒,该复合颗粒包含:(i)粘附至至少一种谷物储藏节肢动物表皮的疏水颗粒;以及(ii)昆虫病原性真菌的孢子,其粘附至所述颗粒且能在至少一种谷物储藏节肢动物的表皮上发芽。还公开了包含此类颗粒的组合物。
US 5885603公开了包含活性杀虫成分、聚合物和无机阻光剂的生物农药组合物。
WO2018/050860公开了一种产品形式,该产品形式包含无生命的基质,例如肥料颗粒,该肥料颗粒包含(i)活性剂和(ii)载体颗粒,该载体颗粒至少包含外表面,该外表面包含有机物成分;其中,所述活性剂结合在载体颗粒内和/或载体颗粒的表面上,载体颗粒为:a)干燥的颗粒形式并携带至少静电表面电荷;以及b)至少基本均匀地分布在无生命基质(例如肥料颗粒)的外表面上。
US 6113950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该农药组合物包含生物农药的颗粒和持久性TiO2(TiO2的改性形式)的颗粒。
WO 2017/017234涉及复合颗粒,该复合颗粒包含:(i)至少一种杆状病毒颗粒;以及(ii)用于(i)的杆状病毒颗粒的蜡包封涂层,该蜡包封涂层由至少一种可降解和/或可溶于节肢动物种的幼虫的肠道的蜡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瑞阿美拉EXCO控股有限公司,未经特瑞阿美拉EXCO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23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