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电池用集电体极耳、集电体、及电极片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22080.1 | 申请日: | 2019-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6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大田正弘;谷内拓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H01M10/05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吴启超 |
地址: | 日本东***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电池 用集电体极耳 集电体 电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电池用集电体极耳、集电体、及电极片,其能够抑制电极活性物质产生裂纹,同时,能够抑制电极片内的剥离或电极和固体电解质的层叠体的层间剥离。在正极片或负极电极片的集电体极耳上设置应力缓和部。具体而言,作成一种固体电池用集电体极耳,其在固体电池单体中,在捆束多个前述集电体极耳时的弯曲区域具有应力缓和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电池的集电体极耳、集电体、及电极片。
背景技术
目前锂离子二次电池被广泛地用作具有高能量密度的二次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一种在正极和负极之间存在隔膜并且填充有液体电解质(电解液)的结构。
由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解液通常是可燃性的有机溶剂,因此,特别是热安全性可能会成为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使用无机固体电解质来代替有机液体电解质的固体电池(参考专利文献1)。
固体二次电池在正极和负极之间具有固体电解质层作为电解质层。由固体电解质形成的固体电池,与使用电解液的电池相比,消除热问题的同时,能够利用层叠来实现高容量和/或高电压,进而,也可以满足紧凑性的需求。
通常,由固体电解质形成的电池,层叠多个正极、固体电解质、负极的组成而构成一个电池单体。而且,从各个正极和负极延伸出用于集电的极耳。
图1示出了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如图1(a)所示,从正极和负极延伸出的集电体极耳2,从电池单体10的电极/固体电解质1的层叠体的端部延伸。而且,如图1(b)所示,正极用集电体极耳、负极用集电体极耳被集电体极耳捆束板3从上下方向夹持并按压在一起。接下来,如图1(c)所示,利用焊接角4,将集电体极耳2与单体电极5焊接并捆束,形成正极端子或负极端子。
本文中,在图1(b)所示的虚线区域中,在集电体极耳集束时,电极/固体电解质1的层叠体会产生弯曲应力。其结果为,有时在正极或负极的电极活性物质上会产生裂纹。另外,有时在电极片内产生正极或负极的剥离,或者,在电极和固体电解质的层叠体的层间产生剥离,从而引起位置偏移。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061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背景技术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体电池用集电体极耳、集电体、及电极片,其在固体电池单体中能够抑制电极活性物质产生裂纹,同时,能够抑制电极片内的剥离或电极和固体电解质的层叠体的层间剥离。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人注意到,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中,在集电体极耳集束时会产生弯曲应力。而且,发现如果在正极片或负极电极片的集电体极耳上设置应力缓和部,则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以致完成本发明。
也就是说,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电池用集电体极耳,是固体电池的集电体极耳,其中,在固体电池单体中,在捆束多个前述集电体极耳时的弯曲区域具有应力缓和部。
前述应力缓和部可以是波形形状。
前述波形形状可以是三角波形状。
前述波形形状可以是锯波形状。
前述波形形状可以是矩形波形状。
前述波形形状可以是正弦波形状。
前述应力缓和部的集电体极耳的厚度可以比其他部分的集电体极耳的厚度小。
前述集电体极耳可以是正极用集电体极耳。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正极用集电体,其具有上述的固体电池用集电体极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20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化学装置用隔膜和制造所述隔膜的方法
- 下一篇:药剂判定装置以及药剂判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