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细胞外基质的组合物、三维组织体形成用临时支架材料及三维组织体形成剂以及从三维组织体中回收细胞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21490.4 | 申请日: | 2019-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1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 发明(设计)人: | 北野史朗;入江新司;松崎典弥 | 申请(专利权)人: |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K14/47 | 分类号: | C07K14/47;C12N5/071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王灵菇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细胞 基质 组合 三维 组织 体形 临时 支架 材料 以及 回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含细胞外基质的组合物、三维组织体形成用临时支架材料及三维组织体形成剂以及从三维组织体中回收细胞的方法。所述含细胞外基质的组合物包含片段化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和水性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细胞外基质的组合物、三维组织体形成用临时支架材料及三维组织体形成剂。本发明还涉及从三维组织体中回收细胞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开发了在生物体外构建细胞的三维组织体的技术。例如,提出了通过培养将培养细胞的表面整体用粘附膜包覆的包覆细胞来制造三维组织体的方法(专利文献1)、在以聚乳酸等为材料的支架上播种细胞来制造三维组织体的方法(非专利文献1)等。另外,本发明者们迄今为止提出了如下方法等:一种制造三维组织体的方法(专利文献2),其包含:将用包含胶原成分、纤连蛋白成分等细胞外基质成分的被膜涂布的细胞三维地配置而形成三维组织体;一种三维组织体的制造方法(专利文献3),其包含:形成在细胞的表面形成有被膜的包覆细胞、和将包覆细胞三维地配置,其中,包覆细胞的形成包含:使细胞浸渍于含有被膜成分的液体中、和利用透液性膜将所浸渍的细胞和含有被膜成分的液体分离。这样的三维组织体期待作为实验动物的替代品、移植材料等的用途。
在细胞三维培养的方法中,研究了如上述那样使用能够粘附细胞的支架材料的方法、不使用支架材料而使细胞层叠的方法等各种方法,但在任一细胞培养方法中,一般都是在胶原成分等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共存化下与细胞一起培养。这是因为,除了细胞外基质成分被认为作为在细胞间质中物理性地支撑组织结构的材料起作用以外,在细胞的产生、分化、形态形成等方面也承担生物学上的重要作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15254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5/072164号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6/027853号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6029102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5870408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Nature Biotechnology,2005,Vol.23,NO.7,p.879-884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从外部供给细胞外基质成分来培养细胞的情况下,所构建的三维组织体中必然包含从外部供给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外源性细胞外基质成分)。使外源性细胞外基质成分与细胞共存,在体外(in vitro)进行细胞的三维培养的阶段,具有有用的方面,但另一方面在对所构建的三维组织体进行各种分析、解析、评价等的阶段,如果是自然的状态,则本来不存在的外源性细胞外基质成分有可能对三维组织体本来的功能造成影响。
作为避免这样的影响的方法,例如考虑在三维组织体形成后,仅将外源性成分除去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4中使用了显示在25℃以上的温度下成为凝胶状态且在0℃以上且15℃以下的温度下成为溶胶状态的热可逆性的溶胶-凝胶转变的载体材料。专利文献4中进行如下方法:在凝胶化的载体材料上形成三维组织体,然后,通过冷却该载体材料使其溶胶化,除去溶胶化的载体材料,由此回收三维组织体。
然而,专利文献4的方法中,由于是人工制作出显示热可逆性的溶胶-凝胶转变的载体材料的材料,因此担心在培养过程中会对三维组织体造成影响。此外,专利文献4中另行投入有胶原成分作为外源性细胞外基质成分,因此所回收的三维组织体中仍然含有外源性细胞外基质成分。
另外,例如在投入有胶原成分作为外源性的细胞外基质成分的情况下,如果为了分解胶原而利用胶原酶进行处理,则能够溶解外源性的胶原成分,但有可能对基于细胞自身以及由该细胞分泌的内源性的胶原成分的组织结构造成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凸版印刷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未经凸版印刷株式会社;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214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址(MA)签名传输
- 下一篇:含脲二酮基团的水性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