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豆渣的饮料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18076.8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6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刘绍泉;黄颖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加坡国立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1/00 | 分类号: | A23L11/00;A23L33/135;A23L33/14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于磊;张福根 |
地址: | 新加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豆渣 饮料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豆渣的饮料,其包含益生菌、可溶性膳食纤维、游离异黄酮和酯,其中益生菌包括益生菌细菌和益生菌酵母。益生菌细菌具有至少5.0log CFU/mL的细胞计数。还提供了一种形成基于豆渣的饮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用糖酶处理豆渣以形成经过处理的豆渣,向经过处理的豆渣中添加益生菌和酵母,以及使经过处理的豆渣发酵以形成基于豆渣的益生菌饮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豆渣的饮料。特别地,基于豆渣的饮料可以包含益生菌。
背景技术
豆渣是来自豆浆和豆腐制造的食品加工副产品。在全球范围内,大豆食品公司每年生产多达数百万吨的豆渣,并且通常地,豆渣被丢弃。尽管已配制了豆渣-大豆产品,但因豆渣的质地和风味不受欢迎,它们并未在消费者中流行起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力求解决这些问题,和/或提供一种改进的基于豆渣的饮料,以及一种将豆渣生物转化为合适的饮料而不生成任何废弃物流的改进的方法。
一般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含益生菌的基于豆渣的饮料,其可以对消费者具有健康益处。此外,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制备饮料,以便减少饮料中不溶性膳食纤维(IDF)的量并增加饮料中酯的量,本发明的基于豆渣的饮料由于豆渣的生物转化而可以是更加可口的。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豆渣的益生菌饮料,其包含益生菌、可溶性膳食纤维、游离异黄酮和酯,其中益生菌具有≥5.0log CFU/mL的细胞计数。特别地,益生菌可以具有≥6.0log CFU/mL的细胞计数。
益生菌可以为用于本发明目的的任何合适的益生菌。根据一个特定方面,益生菌可以包括乳杆菌、双歧杆菌、酵母属(Saccharomyces)酵母,或其组合。特别地,益生菌可以包括乳杆菌,其选自但不限于: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Lb.)acidophilus)、干酪乳杆菌(Lb.casei)、副干酪乳杆菌(Lb.paracasei)、鼠李糖乳杆菌(Lb.rhamnosus)、瑞士乳杆菌(Lb.helveticus)、植物乳杆菌(Lb.plantarum),或其组合。特别地,益生菌可以包括布拉酵母(Saccharomyces boulardii)、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甚至更特别地,益生菌可以包括酿酒酵母CNCM I-3856。
根据一个特定方面,在储存6周后,饮料中包含的益生菌具有≥5log CFU/mL的细胞计数,并且保留至少:70%的可溶性膳食纤维;90%的游离异黄酮;和20%的酯。
饮料可以包含合适量的酯。例如,饮料可以包含0.1-100μg酯/g干豆渣(相当于在含有5%w/w干豆渣的饮料中为5-5000μg/L)。
饮料可以包含合适量的游离异黄酮。例如,饮料可以包含50-500μg游离异黄酮/g干豆渣(相当于在含有5%w/w干豆渣的饮料中为2.5-25mg/L)。
饮料可以进一步包含其他添加剂。添加剂可以为任何合适的添加剂。例如,添加剂可以是,但不限于:甜味剂、调味剂、稳定剂、着色剂、防腐剂、酸度调节剂,或其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形成上述的基于豆渣的益生菌饮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用糖酶处理豆渣以形成经过处理的豆渣;
-向经过处理的豆渣中添加益生菌和酵母;和
-在预定温度下使经过处理的豆渣发酵预定时间段以形成基于豆渣的益生菌饮料。
特别地,本发明的方法是零废弃物方法。
根据一个特定方面,所述处理可以包括糖酶水解。在处理中使用的糖酶可以是用于本发明目的的任何合适的糖酶。例如,糖酶可以是,但不限于: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戊聚糖酶、阿拉伯聚糖酶、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糖苷酶,或其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未经新加坡国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80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