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18071.5 | 申请日: | 2019-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7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黄平周;禹忠基;丁锡载;郑载勳;郑智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达佐;杨莘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水***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及其 控制 方法 | ||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基于加载到存储器中的数据执行进程、检查电子装置的当前操作负载水平,以及执行第一存储器恢复操作和第二存储器恢复操作中的、与电子装置的所检查的当前操作负载水平相对应的任何一个操作,所述第一存储器恢复操作用于增加存储器的可用容量,所述第二存储器恢复操作具有与第一存储器恢复操作的存储器恢复速率不同的存储器恢复速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过由硬件(诸如CPU和处理器)执行软件(诸如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来操作的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更具体地,涉及具有用于在操作期间确保执行软件所需的存储器可用容量的结构的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根据特定处理来计算和处理预定信息,基本上包括用于操作的电子部件(诸如CPU、芯片组和存储器)的电子装置可以根据要处理的信息分为各种类型。例如,电子装置包括处理通用信息的信息处理装置(诸如PC或服务器),以及处理图像信息的图像处理装置。诸如图像处理装置、显示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的各种电子装置作为单个实体执行预分配功能。
电子装置在其中进行操作的基本结构应该将硬件和软件的两个方面一起考虑。就硬件而言,电子装置包括CPU、处理器或SOC(用于操作和对进程进行处理的实体),以及加载用于进程的数据的存储器。就软件而言,电子装置包括执行对系统的基本管理的操作系统或内核,以及在操作系统上驱动并执行进程的应用程序。例如,CPU将与操作系统相对应的数据加载到存储器中并执行数据,以及在操作系统执行时将应用程序加载到存储器中,并在操作系统中执行应用程序,因此,通过执行应用程序,进程得以执行。
当随着时间的推移重复多个进程的执行和终止时,正加载到存储器中的进程的数据份额(即存储器的已用容量)增加,而存储器的可用容量减少。当存储器的可用容量减少到预定极限或更低时,为了后续进程的执行,电子装置的操作系统执行减少存储器的已用容量并增加存储器的可用容量的操作。通常,此操作称为存储器恢复。
存储器恢复由操作系统中的程序代码来实现,并在满足预定条件时执行。操作系统可具有各种存储器恢复方法,例如,传统的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具有内核交换守护程序(KSD)和低存储器杀手(LMK)的存储器恢复方法。然而,由于电子装置的多任务特征,CPU不仅仅用于存储器恢复操作,因此这种存储器恢复操作不可避免地产生CPU负载。也就是说,即使当存储器恢复操作正在执行时,CPU也可能被另一进程使用,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发生CPU的过载。CPU的过载导致电子装置操作中的延迟。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自适应地将存储器恢复到系统状态、同时最小化CPU的过载的电子装置。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基于加载到存储器中的数据执行进程、检查电子装置的当前操作负载水平,以及执行第一存储器恢复操作和第二存储器恢复操作中的、与电子装置的所检查的当前操作负载水平相对应的任何一个操作,所述第一存储器恢复操作用于增加存储器的可用容量,所述第二存储器恢复操作具有的存储器恢复速率不同于第一存储器恢复操作的存储器恢复速率。
电子装置的当前操作负载可以包括处理器的当前操作负载。
当检查的水平大于第一阈值时,处理器执行具有比第二存储器恢复操作更快的存储器恢复速率的第一存储器恢复操作;并且当检查的水平不大于第一阈值时,处理器执行第二存储器恢复操作。
第一存储器恢复操作可以基于低存储器杀手(LMK)类型,以及第二存储器恢复操作可以基于内核交换守护程序(KSD)类型。
当检测到可用容量小于第二阈值时,可以执行第一存储器恢复操作和第二存储器恢复操作中的任何一个。
当在执行第一存储器恢复操作和第二存储器恢复操作中的任何一个之后,可用容量低于第三阈值(第三阈值低于第二阈值)时,处理器可以一起执行第一存储器恢复操作和第二存储器恢复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80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