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式热交换器及具备该板式热交换器的热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16987.7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9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吉村寿守务;孙发明;永岛佳峰;白石匠;横井政博;安部亮辅;铃木一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8F3/00 | 分类号: | F28F3/00;F28F3/06;F28F3/08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刘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 热交换器 具备 装置 | ||
一种板式热交换器,层叠多个在四个角具有开口部的传热板,各传热板彼此的一部分被钎焊接合,供第一流体流动的第一流路和供第二流体流动的第二流路以各传热板为界交替地形成,并且四个角的开口部分别相连,形成有使第一流体流入流出的第一集管、以及使第二流体流入流出的第二集管,其中,在第一流路以及第二流路分别设置有内翅片,夹着第一流路或者第二流路的传热板中的至少任一方的传热板是将两张金属板重合而构成的,在两张金属板之间利用钎焊部局部地钎焊接合,以在其重合面形成与外部连通的多个流出通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热板具备双壁构造的板式热交换器以及具备该板式热交换器的热泵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通过层叠多个在四个角具有开口部且表面被成形为凹凸或波形的传热板,并在传热板的外壁部及开口部周边进行钎焊接合,由此交替地形成供第一流体流动的第一流路和供第二流体流动的第二流路,另外,四个角的开口部分别相连,形成有使第一(第二)流体相对于第一(第二)流路流入流出的第一(第二)集管的板式热交换器中,各传热板由两张金属板重合而成的双重壁(双壁)构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的板式热交换器即使在因腐蚀以及冻结等因素而万一任意的传热板产生龟裂的情况下,由于传热板成为双壁构造,因此能够防止两流路贯通而制冷剂向室内侧泄漏。另外,通过利用检测传感器检测流出到外部的泄漏流体,使具备板式热交换器的装置停止,能够防止该装置的破损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664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的层叠构造中,在重合的两张金属板中的任一张产生了龟裂的情况下,需要使泄漏流体向外部流出,因此仅使两张金属板贴紧而不进行金属接合。因此,具有以下的课题,即,在两张金属板之间存在空气层,该空气层成为热阻而使传热性能大幅降低。另外,若为了提高传热性能而使两张金属板较强地贴紧,则泄漏流体难以向外部流出,泄漏流体的在外部的检测变得困难。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以上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作为双壁构造的缺点的传热性能的降低,并且即使在由于腐蚀以及冻结等万一传热板产生龟裂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两流体的混合而使流体向外部流出,能够在外部检测泄漏流体的板式热交换器及具备该板式热交换器的热泵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板式热交换器层叠多个在四个角具有开口部的传热板,各所述传热板彼此的一部分被钎焊接合,供第一流体流动的第一流路和供第二流体流动的第二流路以各所述传热板为界交替地形成,并且四个角的所述开口部分别相连,形成有使所述第一流体流入流出的第一集管、以及使所述第二流体流入流出的第二集管,其中,在所述第一流路以及所述第二流路分别设置有内翅片,夹着所述第一流路或所述第二流路的所述传热板中的至少任一方的所述传热板是将两张金属板重合而构成的,在两张所述金属板之间利用钎焊部局部地钎焊接合,以在其重合面形成与外部连通的多个流出通路。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板式热交换器,在构成为双壁的两张金属板之间利用钎焊部局部地钎焊接合,以在其重合面形成与外部连通的多个流出通路。因此,与仅通过使两张金属板贴紧而未进行金属接合的以往的板式热交换器相比,能够抑制传热性能的降低。另外,即使在由于腐蚀以及冻结等万一传热板产生龟裂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两流体的混合而使流体向外部流出,能够在外部检测泄漏流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板式热交换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板式热交换器的传热板的正面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69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装置、电力变换装置
- 下一篇:有害生物防除方法和有害生物防除剂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