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多连通性网络协议的策略管理的技术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15830.2 | 申请日: | 2019-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7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 发明(设计)人: | M·阿门德;E·波根菲尔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12/707 | 分类号: | H04L12/707;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蔡悦;陈斌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连通性 网络 协议 策略 管理 技术 | ||
本公开涉及用于根据多径协议策略来管理多个网络路径的技术。具体而言,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处理多径数据话务的多径设备(200、300、400),该多径设备包括:多径网络接入接口(120),其包括用于接收多径数据话务的至少一个接入接口;以及主机处理器(110),其被配置成操作至少一个多连通性网络协议(115)和多径协议策略管理器MPPM(210),其中该至少一个多连通性网络协议(115)被配置成处理多径数据话务中的与该至少一个多连通性网络协议(115)相关的并且经由多径网络接入接口(120)的多条路径接收的数据话务,并且其中MPPM(210)被配置成根据多径网络协议策略来管理多径网络接入接口(120)的多条路径和/或多径网络接入接口的该至少一个接入接口。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多连通性网络协议的策略管理的技术。本公开进一步涉及用于处理多径数据话务的多径设备和方法。具体而言,本公开涉及用于多连通性网络协议的总体策略管理器。
背景
随着配备有多个网络接入接口的设备数目的增加,新的多连通性网络协议的开发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主要藉由从经济角度来看出于对更好的资源利用率的期许、通过提高客户/用户体验质量(QoE)、或这两者兼而有之,来驱动。涵盖了若干种使用情形,例如,路径中断、容量聚集等的情形中的负载平衡、无缝切换等,这些使用情形可按任何方式来组合。特别是当前的开发或扩展(如流控制传输协议(SCTP)或并发多径传输SCTP(CMT-SCTP)、多径传输控制协议(MPTCP)和快速UDP因特网连接(QUIC)(它们都包括多连通性特征))导致了它们将找到通往大规模市场之途径的假设。因此,将来的通信终端点将配备有若干种多连通性网络协议,如图1中所解说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将如路径利用率、带宽等策略高效地应用于多连通性网络协议的概念,尤其是在总体目标方面,但也借助于协议反馈。
上述和其他目的是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内容来实现的。进一步的实现形式根据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是显见的。
如本公开中所描述的概念是要引入多径协议策略管理器(MPPM),其是可要么与网络协议要么与可用的对应网络路径要么与这两者都直接通信(单向或双向)的单元。这样的MPPM单元将向在多径设备的主机上运行的多连通性网络协议应用高效策略。
以下呈现的方法和系统可以是各种类型。所描述的个体元件可由硬件或软件组件来实现,例如可以由通过各种技术制造并且例如包括半导体芯片、ASIC、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集成电路、电子光学电路和/或无源组件的电子组件来实现。
以下呈现的设备、系统和方法能够通过通信网络来传送信息。术语通信网络指代在其上发生信号的传输的技术基础结构。通信网络主要包括其中在移动无线电网络或固定网络的静驻设备和平台之间进行信号传输和交换的交换网络,以及在其中在网络接入设备与通信终端之间进行信号传输的接入网络。通信网络可包括移动无线电网络的组件以及固定网络的组件两者。在移动网络中,接入网络也被称为空中接口,并且包括例如带有移动天线以建立到如上所述的通信终端(例如带有移动适配器的移动电话或移动设备或机器终端)的通信的基站(B节点、演进型B节点、无线电蜂窝)。在固定网络中,接入网络包括例如DSLAM(数字订户线接入复用器),以基于线缆来连接多个参与者的通信终端。经由交换网络,通信可被传递到其他网络,例如其他网络运营商,例如外国网络。
在下文中,描述了也称为通信协议的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一种规则系统,这些规则允许通信系统的两个或多个实体经由通信信道或传输介质来传送信息。网络协议定义了通信的规则“语法”、“语义”和“同步”以及可能的错误检测和纠正。可以通过计算机硬件、软件、或两者的组合来实现各网络协议。通信系统使用定义明确的格式来交换各种消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德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58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