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防雾防污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物品和防雾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14441.8 | 申请日: | 2019-0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1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良;原忍;水野幹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迪睿合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32B27/30 | 分类号: | B32B27/30;B32B17/10;B32B27/18;C03C17/34;C09D4/02;C09D5/00;C09D5/16;C09D7/20;C09D7/48;C09D7/6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融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 能量 固化 树脂 组合 防污 层叠 及其 制造 方法 物品 | ||
1.一种防雾防污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具有基材、在所述基材上的底涂层、以及在所述底涂层上的表面平滑的防雾防污层,
所述底涂层的平均厚度为0.5μm以上,
所述防雾防污层具有硬至2H以上的铅笔硬度、0.4以下的动摩擦系数和20μm以上的平均厚度,
所述防雾防污层为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
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含有亲水性单体以及疏水性单体,所述亲水性单体的烯化氧当量为100以下且丙烯酸当量为200以上且500以下,所述疏水性单体具有氟和硅中的至少任一种,
相对于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非挥发成分,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所述亲水性单体的含量为55质量%以上且90质量%以下,
相对于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非挥发成分,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所述疏水性单体的含量为0.001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
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进一步含有不具有三嗪结构的紫外线吸收剂和pkb为9.0以下的自由基捕获剂,
相对于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非挥发成分,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所述不具有三嗪结构的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为0.1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
相对于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非挥发成分,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所述pkb为9.0以下的自由基捕获剂的含量为0.08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
2.一种防雾防污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具有基材、在所述基材上的底涂层、以及在所述底涂层上的表面平滑的防雾防污层,
所述底涂层的平均厚度为0.5μm以上,
所述防雾防污层具有硬至2H以上的铅笔硬度、0.4以下的动摩擦系数和20μm以上的平均厚度,
所述防雾防污层为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
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含有亲水性单体以及疏水性单体,所述亲水性单体的烯化氧当量为100以下且丙烯酸当量为200以上且500以下,所述疏水性单体具有氟和硅中的至少任一种,
相对于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非挥发成分,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所述亲水性单体的含量为55质量%以上且90质量%以下,
相对于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非挥发成分,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所述疏水性单体的含量为0.001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
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进一步含有紫外线吸收剂,所述紫外线吸收剂具有自由基捕获结构,而不具有三嗪结构,并且pkb为9.0以下,
相对于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非挥发成分,所述活性能量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的所述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为0.1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所述紫外线吸收剂具有自由基捕获结构,而不具有三嗪结构,并且pkb为9.0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雾防污层叠体,其中,
所述防雾防污层吸收70%以上的波长为350nm以下的近紫外线。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雾防污层叠体,其中,
所述防雾防污层的表面的纯水接触角为80°以上,并且十六烷接触角为35°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雾防污层叠体,其中,
所述基材为玻璃制基材。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雾防污层叠体,其中,
所述防雾防污层的平均厚度为20μm~1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雾防污层叠体,其中,
所述底涂层的平均厚度为1μm~5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迪睿合株式会社,未经迪睿合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444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