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装置、壁箱和壁挂式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13772.X | 申请日: | 2019-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7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 发明(设计)人: | M·P·麦克唐纳;S·塔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路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3/12 | 分类号: | H02G3/12;H02G3/08;H02G3/14;H01H13/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汪晶晶 |
| 地址: | 美国宾***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壁挂式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壁箱,所述壁箱可向控制装置诸如小键盘提供可调节的支承件,以允许在所述控制装置被安装到所述壁箱时对其进行水平对准。所述壁箱可具有可调节的支承框架,所述控制装置可被安装到所述可调节的支承框架。当所述控制装置被安装到所述壁箱的所述支承框架时,所述支承框架可被旋转以调节所述控制装置的所述对准。另外,所述壁箱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突起部,所述一个或多个突起部被构造成被接纳在所述控制装置的凹口表面中的相应的棘爪中,以允许调节所述控制装置的所述对准。此外,所述壁箱可具有模块化组件,并且可在安装所述壁箱时由中心部分和两个侧面部分构成。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1月1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619,474和于2018年6月1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685,671的权益,这些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全部公开内容据此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电壁箱是众所周知的。典型的电壁箱包括安装在壁中的开口内的壳体。例如,电壁箱通常被构造成接纳至少一个电装置,诸如开关或插座。典型的电壁箱还被构造成接纳壁板(例如,面板)。壁板可适于覆盖安装在壁箱内的电装置的轭板和/或锁眼盖。壁板可被构造成在具有或不具有紧固件的情况下附接到电装置。如果当电装置被安装到壁箱时壁箱以一定角度安装在壁中的开口中,则电装置和/或壁板可在壁上看起来也是弯曲的,这可能是不期望的安装状态。
发明内容
如本文所述,壁箱可向电装置提供可调节支承件,以在电装置被安装到壁箱中之后允许电装置的水平对准。电装置可包括控制装置,诸如壁挂式小键盘,用于控制输送到例如作为负载控制系统的一部分的一个或多个电负载(例如,照明负载)的电力量。壁箱可限定用于接纳电装置的罩壳的凹部。
壁箱可具有支承框架,控制装置可被安装到该支承框架。例如,支承框架可包括突片,电装置的相应的卡扣可接合到这些突片,以将电装置连接至支承框架。当控制装置被安装到壁箱的支承框架时,该支承框架可被旋转以调节控制装置的对准。支承框架可被构造成在支承框架被旋转之后锁定就位以对准安装后的电装置。例如,壁箱可包括锁定螺钉,该锁定螺钉可被接纳穿过支承框架中的狭槽并且可具有被接纳在壁箱的主体中的终端。支承框架可被构造成当锁定螺钉被拧松时旋转并且当锁定螺钉被拧紧时被锁定就位。
支承框架可包括在第一平面中定向的相对的平面部分和连接在平面部分之间以限定支承框架的开口的相对的跨接部分。支承框架的平面部分可被捕获在壁箱的主体中形成的零件之间,以允许平面部分在零件之间滑动并且有利于支承框架在平面部分的第一平面中旋转。支承框架的跨接部分可在垂直于平面部分的第一位置的第二平面中定向,并且可被构造成当电装置连接至支承框架时接触电装置的罩壳以将电装置保持在壁箱的凹部中。
另外,壁箱可包括至少一个柔性构件,该至少一个柔性构件具有突起部,该突起部被构造成接纳在控制装置的凹口表面中的多个棘爪中的一个棘爪中以允许调节电装置的对准。柔性构件可被构造成在电装置被旋转时挠曲以允许突起部被接纳在凹口表面的多个棘爪中的其他棘爪中。例如,壁箱可包括在壁箱的顶侧处具有相应的突起部的两个柔性构件和在壁箱的底侧处具有相应的突起部的两个柔性构件。壁箱顶侧处的突起部可被构造成与罩壳顶侧处的凹口表面的相应的棘爪接合,并且壁箱底侧处的突起部可被构造成与罩壳底侧处的凹口表面的相应的棘爪接合。
此外,本文中描述了具有模块化组件的壁箱。在(例如,在现场)安装壁箱时,壁箱可由中心部分和两个侧面部分构成。侧面部分可连接至中心部分以限定凹部,该凹部被构造成接纳电装置的罩壳。中心部分可限定壁箱的顶侧、底侧和后侧,而侧面部分可限定壁箱的左侧和右侧。每个侧面部分可包括第一附接构造和第二附接构造。中心部分可在该中心部分的每一个侧面上包括第一附接构造中的一个第一附接构造和第二附接构造中的一个第二附接构造。侧面部分中的每个侧面部分的第一附接构造可被构造成附接到中心部分的第二附接构造中的一个第二附接构造。侧面部分中的每个侧面部分的第二附接构造可被构造成附接到中心部分的第一附接构造中的一个第一附接构造。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路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路创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37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辆冷却回路的脱气罐
- 下一篇:马氏体系不锈钢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弹簧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