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类阿片受体拮抗剂的固体剂型用的医药剂型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12022.0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6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杨笑岚;许悦郎;石英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凱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22 | 分类号: | A61K9/22;A61K9/28;A61K9/52;A61K31/485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县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阿片 受体 拮抗剂 固体 剂型 医药 | ||
本发明内容提供一种类阿片受体拮抗剂的缓释剂型,其特征在于,包含:包含至少一类阿片受体拮抗剂的缓释颗粒、至少一医药上可接受的载剂、以及一pH‑依赖性聚合物,其中该缓释颗粒经该pH‑依赖性聚合物被覆,以及该类阿片受体拮抗剂选自纳美芬、纳曲酮或其盐所组成的群组。本发明内容进一步提供一种制备类阿片受体拮抗剂的缓释剂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将至少一类阿片受体拮抗剂与至少一医药上可接受的载剂混合,形成混合物;以一pH‑依赖性聚合物对该混合物进形湿式制粒,形成缓释颗粒;令该缓释颗粒通过网筛进行筛选,得到过筛的缓释颗粒;以及压缩该过筛的缓释颗粒,得到缓释(SR)剂型。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类阿片受体拮抗剂亦被称为类阿片拮抗剂,即一种作用在类阿片受体的受体拮抗剂。
纳曲酮(Naltrexone)及纳美芬(Nalmefene)是常用的类阿片拮抗剂类药物。纳曲酮是主要用于处理酒精依赖性及类阿片依赖性的药物,而纳美芬为较新的类阿片拮抗剂,其在结构上与纳曲酮相似,但在治疗酒精依赖性上具有潜在的药理优点。纳曲酮及纳美芬为竞争性拮抗剂,其以较高亲和性与类阿片受体结合,但不会活化受体。该受体的阻断阻止了身体对类阿片及内啡肽(endorphin)的反应。
纳曲酮及纳美芬二者皆具有口服后吸收迅速的特征。由于已证实类阿片受体存在于与脑中的呕吐中枢(VC)交互作用的化学受体触发区(CTZ),不难解释为何类阿片类的化合物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CNS)-相关的不良反应,诸如恶心及呕吐。换言之,口服纳曲酮或纳美芬由于快速吸收,可能会让病人感到不适。
就对于包含酒精依赖性的长期疾病或疼痛处理,施行包括单一或合并药物治疗的医疗而言,仍须减轻上述CNS-相关不良反应,以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质。
因此,需要一种类阿片受体拮抗剂的新颖医药剂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类阿片受体拮抗剂的缓释剂型,其特征在于,包含:包含至少一类阿片受体拮抗剂的缓释颗粒、至少一医药上可接受的载剂、以及一pH-依赖性聚合物,其中该缓释颗粒经该pH-依赖性聚合物被覆,以及该类阿片受体拮抗剂选自由纳美芬、纳曲酮或其盐所组成的群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类阿片受体拮抗剂的缓释固体剂型,其特征在于,包含:包含至少一类阿片受体拮抗剂的缓释颗粒、至少一医药上可接受的载剂、及一pH-依赖性聚合物;以及包含一pH-依赖性聚合物的外被覆层,其中该缓释颗粒经该pH-依赖性聚合物被覆,以及该类阿片受体拮抗剂选自由纳美芬、纳曲酮或其盐所组成的群组;而且该缓释固体剂型被该外被覆层围绕。
本发明内容的再一目的为提供一种制备类阿片受体拮抗剂的缓释剂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将至少类阿片受体拮抗剂与至少一医药上可接受的载剂混合,形成混合物;使该混合物与一pH-依赖性聚合物进行湿式制粒,以形成缓释颗粒;令该缓释颗粒通过网筛进行筛选,得到过筛的缓释颗粒;以及压缩该过筛的缓释颗粒,得到缓释(SR)剂型,其中该类阿片受体拮抗剂选自由纳美芬、纳曲酮或其盐所组成的群组。
附图说明
本发明内容于参照附图下予以的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数字代表图中的对应部分。此等图意欲概括性说明本发明内容的各种实施例,但其只是例示,并非意欲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图1显示在本发明内容的一使用USP装置二检测法(USP711)的具体实施例中,纳美芬瞬释锭(NMF-IR)及纳美芬缓释锭(NMF-SR)(6锭平均值)在pH=6.8的缓冲介质中的溶离曲线。
图2显示在本发明内容的一使用USP装置二检测法(USP711)的具体实施例中,纳曲酮瞬释锭(NTX-IR)及纳曲酮缓释锭(NTX-SR)(6锭平均值)在pH=6.8的缓冲介质中的溶离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凱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景凱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20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控制装置以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杀真菌的*二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