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电解质体、全固体电池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11878.6 | 申请日: | 2019-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4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梁川昌纪;畑山东;高村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精细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2 | 分类号: | H01M10/0562;H01M10/052;H01M4/13;H01M4/139;H01M4/6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电解 质体 电池 以及 它们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固体电解质体、全固体电池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利用上述固体电解质体等,能够容易地制造薄膜固体电解质体等。通过制作第1陶瓷的成型体(11)并在第1温度下烧成成型体(11),制成多孔质体(110)。在多孔质体(110)的表面中的至少一部分表面上制成由含有固体电解质的第2陶瓷构成的薄膜状的成型体(12)。通过烧成薄膜状的成型体(12)来制成致密质体(120)。结果能够制成具备作为支承体的多孔质体(110)、以及薄膜状的电解质的致密质体(120)的固体电解质体(1),其中,致密质体(120)在多孔质体(110)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一体地形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电解质体的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了该固体电解质体的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提出有一种全固体电池用的固体电解质的制造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具体而言,将含有固体电解质(例如Li3PO4、LiPON、Li2S-SiS2、Li2S-P2S5、Li2S-B2S3等)的第1陶瓷材料成型为板状而得到第1成型体,通过烧成第1成型体而形成致密质体。通过将含有与构成致密质体的固体电解质相同或不同的固体电解质的第2陶瓷材料涂布到致密质体的一个表面上而得到第2成型体,并且在比第1成型体的烧成温度低的温度下将第2成型体与致密质体一起进行追加烧成,从而在致密质体的至少一方的表面上形成烧成一体化的多孔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2818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根据上述现有技术,按照压制法、刮刀法、逆转辊式涂布法等得到第1成型体,从而得到具有5μm~100μm的厚度的致密质体的固体电解质。但是,实际上,虽说并不是不能单独制作例如具有100μm以下厚度的薄型的致密质体的固体电解质,但因其自身薄度所导致的强度不足会造成裂纹缺损而难以进行制作。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实现薄型的致密质体的固体电解质的制作容易化的同时能够制造固体电解质体的方法以及制造全固体电池的方法等。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电解质体的制造方法,该固体电解质体具备:由第1陶瓷构成的多孔质体;以及由含有固体电解质的第2陶瓷构成的薄膜状的致密质体,其中,该致密质体与所述多孔质体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一体地形成且含有固体电解质。
本发明的固体电解质体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制作第1成型体,并通过对所述第1成型体进行烧成来制作所述多孔质体的工序;以及,在所述多孔质体的表面中的至少一部分上制作所述陶瓷的薄膜状的第2成型体,并通过对所述第2成型体进行烧成来制作含有所述固体电解质的致密质体的工序。
本发明的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利用本发明的固体电解质体的制造方法制造所述固体电解质体的工序;以及,在构成所述固体电解质体的所述多孔层的开口气孔中填充作为电极的活性物质的工序。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固体电解质体的制造方法和全固体电池的制造方法,在事先制作的多孔质体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薄膜状的第2成型体,通过烧成该第2成型体,制作含有薄膜状的固体电解质的致密质体。因此,能够在实现薄型的致密质体的制作容易化的同时能够制造固体电解质体和全固体电池。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A是关于第1成型体的制作工序的说明图。
图1B是关于多孔质体的制作工序的说明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精细陶瓷有限公司,未经日本精细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18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合物涂料组合物及由其涂覆的制品
- 下一篇: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