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盒体及包括该盒体的流体处理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11195.0 | 申请日: | 2019-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0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山内拓史;北本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5/10 | 分类号: | G01N35/10;G01N35/08;G01N3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贝贝;臧建明 |
| 地址: | 日本埼玉***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流体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的盒体包括:储液器,包括收纳部和开口部;以及帽体,嵌入于储液器的开口部。储液器的开口部具有:按压区域,用于将帽体的一部分向帽体的中心轴按压;以及开放区域,与按压区域相比朝向帽体的中心轴的按压力更小,帽体具有第一区域,该第一区域在位于储液器的按压区域内时被按压。在第一区域位于按压区域内,第一区域的通孔堵塞时,成为收纳部内的流体不经由通孔向外部排出的闭状态,在自闭状态起,第一区域移动至开放区域内,而第一区域的通孔打开时,成为能够使流体从收纳部经由通孔向外部排出的开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盒体及包括该盒体的流体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在对各种流体进行检查、分析时,通常从用于存积流体(试样)的容器中利用移液管等分离收集所需的量的试样,并注入至用于分析的片或装置。以往,提出了能够自动地进行利用移液管的试样的分离收集或自动地将试样向片注入的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50634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3/088913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分析装置中,需要用于将试样抽吸至移液管内的装置,或用于使移液管移动的装置等。另外,为了向片注入多个试样或试剂,需要多个移液管,并且还需要对多个移液管进行控制。因此存在如下问题:装置容易大型化,成本也容易增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不使用大型的装置而将流体向所希望的片等中注入的盒体以及包括该盒体的流体处理系统。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提供以下的盒体。
盒体包括:储液器,包括用于收纳流体的收纳部、以及配置于所述收纳部的一部分的、将所述收纳部和外部连通的开口部;以及帽体,由具有挠性的弹性体构成,嵌入于所述储液器的所述开口部,呈柱状,且具有与其中心轴大致平行的通孔,所述盒体中,所述储液器的所述开口部具有:按压区域,用于将所述帽体的一部分向所述帽体的中心轴按压;以及开放区域,与所述按压区域相比朝向所述帽体的中心轴的按压力更小,所述帽体具有第一区域,该第一区域在位于所述储液器的所述按压区域内时,被向所述帽体的中心轴按压,在所述第一区域位于所述按压区域内,所述开口部的外壁将所述第一区域向所述帽体的中心轴按压,而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通孔堵塞时,成为所述收纳部内的流体不经由所述通孔向外部排出的闭状态,在所述第一区域移动至所述开放区域内,而所述第一区域的所述通孔打开时,成为能够使流体从所述收纳部经由所述通孔向外部排出的开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以下的流体处理系统。
流体处理系统具有:所述盒体;以及流路片,具有导入口,该导入口供所述帽体的面向所述收纳部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插入,在使所述盒体的所述帽体的所述第一区域从所述储液器的所述按压区域侧移动至所述开放区域内时,流体从所述收纳部经由所述帽体的所述通孔向所述流路片侧排出。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不设置驱动移液管的装置或输送片的装置而构成能够以简便的方法向流路片等注入流体的盒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盒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2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盒体所包含的储液器的主视图,图2B是该储液器的俯视图,图2C是该储液器的仰视图,图2D是该储液器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11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