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振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980010806.X | 申请日: | 2019-0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0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托马斯·奥伊勒-罗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托马斯·奥伊勒-罗勒 |
| 主分类号: | F16F1/373 | 分类号: | F16F1/373;F16F3/093;F16F9/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蕴;李平 |
| 地址: | 奥地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减振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振器(1),包括:壳体,其具有第一壳体元件(2a)和第二壳体元件(2b);用于连接至第一板部件的第一销元件(3a);用于连接至第二板部件的第二销元件(3b);在第一销元件(3a)和第二销元件(3b)之间的第一阻尼插入件(4a);在第一销元件(3a)和第一壳体元件(2a)之间的第二阻尼插入件(4b);以及在第二销元件(3b)和第二壳体元件(2b)之间的第三阻尼插入件(4c)。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振器,其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第一壳体元件和第二壳体元件;用于连接至第一板部件的第一销元件;以及用于连接至第二板部件的第二销元件。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各种各样设计的减振器。这样的减振器可用于衰减机械振动(振动、冲击、撞击)。然而,已知的减振器具有各种缺点。在许多情况下,必须为不对称载荷提供不同的减振器。通常也不能令人满意地解决散热。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减轻或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些缺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所讨论的类型的减振器,该减振器具有可变的使用可能性并且特别是可以吸收两侧不同的振动。散热也应得到改善。
这个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减振器来实现。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规定。
在根据本发明的减振器中,在第一销元件和第二销元件之间设置第一阻尼插入件,在第一销元件和第一壳体元件之间设置第二阻尼插入件,并且在第二销元件与第二壳体元件之间设置第三阻尼插入件。
因此,设置至少三个阻尼插入件。在第一销元件和第二销元件的纵向轴线的方向上看,第一阻尼插入件位于第一销元件和第二销元件之间,第一阻尼插入件的顶部与第一销元件接触,并且第二阻尼插入件的底部与第二销元件接触。此外,第二阻尼插入件设置在第一(上部)壳体元件的内侧,而第三阻尼插入件设置在第二(下部)壳体元件的内侧。
对于本公开而言,诸如“一个在另一个之上”、“顶部”、“底部”等位置和方向信息涉及减振器的使用条件,其中,第一销元件和第二销元件的纵向轴线是垂直取向。当然,减振器也可以在不同的空间位置上使用,在这种情况下,位置和方向信息应相应地传递。
优选地,第一和/或第二销元件包括销头部,销头部水平地抵靠在第一阻尼插入件上并且连接至从壳体露出的螺纹杆。销元件优选由制造便宜的质轻且紧凑的结构的盘头螺钉形成。
优选地,第一、第二和/或第三阻尼插入件可以有利地在材料特性和/或尺寸上彼此不同。首先,由此可以在销元件处补偿不同强度的振动。其次,可以吸收不同类型的载荷,例如拉伸载荷、压缩载荷、剪切载荷和扭转载荷。
在一个变型中,销元件基本上垂直于第一阻尼插入件设置,优选地,第一阻尼插入件基本上平行于第二和/或第三阻尼插入件设置。在轴向方向上看,销元件优选在相反的方向上从壳体中的通孔突出。销元件的突出部分用于紧固至两个部件上,以吸收它们的振动并将该振动传递至阻尼插入件。
销元件优选包括衬套,衬套穿过壳体中的通孔突出。在组装过程中,衬套可以设计为减振器和部件之间的垫片。
第二和/或第三阻尼插入件优选包括通孔,销元件通过通孔被保持在适当位置。阻尼插入件中的通孔的直径优选小于壳体元件中的通孔的直径。
对于制造便宜的质轻且紧凑的结构,当减振器处于组装状态时,将销元件和阻尼插入件保持在一起并将它们容纳在其内部的壳体包括通过合适的紧固元件(例如,盲铆钉)彼此连接的两个半部,特别是第一壳体元件和第二壳体元件。
在优选的变型中,第二阻尼插入件与第三阻尼插入件不同。因此,该变型的第二阻尼插入件包括与第三阻尼插入件不同的材料特性,以便抵消不同的振动。
优选地,第二阻尼插入件比第三阻尼插入件硬,因此包括较高的肖氏A硬度。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二阻尼插入件可以例如被设计用于补偿或减小低频振动,并且第三阻尼插入件可以被设计用于补偿和减小高频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托马斯·奥伊勒-罗勒,未经托马斯·奥伊勒-罗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08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