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10705.2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4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仲渊龙;长谷川正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7 | 分类号: | H01M10/0567;H01M4/505;H01M4/525;H01M10/052;H01M10/0569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二次 电池 | ||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具备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前述正极活性物质具有包含Ni和Li、且Ni相对于除Li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的比例为33摩尔%以上的复合氧化物,前述非水电解质包含:含有含氟环状碳酸酯的非水溶剂、异氰脲酸三烯丙酯等异氰脲酸衍生物和琥珀酸酐等环状羧酸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作为高输出、高能量密度的二次电池,广泛利用了具备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且使锂离子等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移动来进行充放电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备正极、负极和包含含氟环状碳酸酯的电解液。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使用包含含氟环状碳酸酯的电解液,从而在室温下的循环特性得到改善。
此外,例如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通过向包含含氟环状碳酸酯的电解液中添加异氰脲酸三烯丙酯等异氰酸酯化合物,从而具有提高电池性能的效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8280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1949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使用包含含氟环状碳酸酯和异氰酸酯化合物的电解液得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高温环境下(例如45℃以上)的电池容量(初始容量)和充放电循环特性的降低成为问题。尤其是,在使用包含锂复合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得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中,上述问题变得显著,所述锂复合氧化物包含Ni和Li、且Ni相对于除Li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的比例为33摩尔%以上。
因而,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如下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即使使用包含含有Ni和Li、且Ni相对于除Li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的比例为33摩尔%以上的复合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也能够抑制高温环境下的电池容量和充放电循环特性的降低。
本申请的一个方案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其具备包含正极活性物质的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质,前述正极活性物质具有复合氧化物,所述复合氧化物包含Ni和Li、且Ni相对于除Li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的比例为33摩尔%以上,
前述非水电解质包含:
含有含氟环状碳酸酯的非水溶剂;
下式(1)所示的异氰脲酸衍生物;以及
下式(2)所示的环状羧酸酐。
(式中,R1为-CnH2n-CH=CH2,R2、R3独立地为H或-CnH2n-CH=CH2,n为整数)
(式中,R4~R7独立地为H、烷基、烯基或芳基,m为0、1或2)。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案所述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即使使用包含含有Ni和Li、且Ni相对于除Li之外的金属元素的总摩尔数的比例为33摩尔%以上的复合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也能够抑制高温环境下的电池容量和充放电循环特性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本申请中的非水电解质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07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