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防泄漏流路的进气阀和燃料气体供应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10214.8 | 申请日: | 2019-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59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E·希克尔;B·贝耶尔;S·C·芬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特彼勒发动机有限及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1/02 | 分类号: | F02M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吴鹏;马江立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泄漏 气阀 燃料 气体 供应 组件 | ||
1.一种用于向内燃发动机(1)的燃烧室(3)供应燃料气体(G)的组件,包括:
进气阀(100、200、201、300、301),
壳体(10),所述壳体形成所述发动机的气缸盖(4)的一部分,
导管组件(140、240、340、440),
燃料气体流路(61),以及
防泄漏流路(62),所述防泄漏流路与所述燃料气体流路流体分离;
所述进气阀包括:
主体(101),所述主体包括入口(102)和出口(103),所述燃料气体流路在所述主体内从所述入口延伸到所述出口;
阀元件(104);和
致动器(106),所述致动器可操作以移动所述阀元件来打开和关闭所述燃料气体流路,从而控制燃料气体从所述入口到所述出口的流动;
所述壳体(10)包括:
壁(12),所述壁限定隔室(11),所述隔室具有:
第一敞开端(13);
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14);
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延伸的长度轴线(X);
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在所述壁中形成的第一孔(20);和
在所述壁中形成的第二孔(16),所述第二孔用于使所述隔室与所述发动机的燃烧室流体连接;
所述导管组件(140、240、340、440)包括:
燃料气体导管(41、141、241、441),所述燃料气体流路延伸通过所述燃料气体导管,和
围绕所述燃料气体导管的防泄漏导管(42),所述防泄漏流路延伸通过所述防泄漏导管;
所述进气阀在使用位置接收在所述隔室(11)中,其中:
所述进气阀的出口(103)与所述隔室的第二孔(16)流体连通地密封连接,并且
所述防泄漏流路(62)包括布置在所述进气阀的主体(101)与所述隔室(11)的壁(12)之间的防泄漏空间(73、74);并且其中
所述进气阀的入口(102)在所述导管组件的安装位置经由所述隔室的第一孔(20)与所述燃料气体导管(41、141、241、441)流体连通地密封连接,使得所述燃料气体流路(61)和所述防泄漏空间(73、74)沿着并且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隔室(11)的长度轴线的公共部分(X1)延伸,其中,防泄漏隔室(162’)在所述进气阀内置于所述致动器(106)与所述燃料气体流路(61)之间,所述防泄漏隔室形成所述防泄漏流路(62)的一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防泄漏空间(73、74)完全围绕所述隔室(11)的长度轴线(X)延伸,以围绕所述燃料气体流路(61)的穿过所述防泄漏空间(73、74)的一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燃料气体导管(41、141、241、441)经由所述第一孔(20)延伸通过所述壳体(10)并且进入所述隔室(11),并且所述防泄漏流路(62)在所述燃料气体导管(41、141、241、441)与所述隔室(11)的壁(12)之间延伸通过所述第一孔(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组件包括插入件(90、190、290),所述插入件与所述壳体(10)分开形成,所述插入件和所述进气阀构造成经由所述隔室的第一敞开端(13)插入而安装在所述隔室(11)中;
所述插入件(90、190、290)在安装使用位置限定屏障(93),所述屏障在所述进气阀的主体(101)与所述隔室的壁(12)之间沿着所述隔室(11)的长度轴线(X)延伸以围绕所述隔室内的所述进气阀,
所述屏障(93)包括所述燃料气体流路(61)穿过的燃料气体进气孔(91);
并且所述防泄漏空间(73、74)布置在所述屏障(93)与所述隔室(11)的壁(1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组件构造成允许在所述导管组件的安装位置经由所述隔室的第一敞开端(13)将所述进气阀从所述隔室(11)移除。
6.一种内燃发动机(1),所述内燃发动机包括至少一个燃烧室(3)和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组件,其中所述隔室(11)经由所述隔室的第二孔(16)与所述燃烧室(3)流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特彼勒发动机有限及两合公司,未经卡特彼勒发动机有限及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1021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