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氟的树脂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09807.2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53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韩诚宰;徐周延;安秉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化学 |
主分类号: | B01D71/36 | 分类号: | B01D71/36;B01D67/00;C08J5/18;C08L2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梁笑;吴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树脂 多孔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氟的树脂多孔膜,包含多根基于氟的树脂原纤维,
其中所述基于氟的树脂多孔膜的表面区域中的原纤维的平均粗度与内部区域中的原纤维的平均粗度的比率为2.0至2.8,以及
其中所述表面区域为从所述基于氟的树脂多孔膜的表面起所述膜的总厚度的10%以内的区域,以及所述内部区域为排除所述表面区域以外的区域,
其中所述基于氟的树脂多孔膜的厚度为20μm至50μm,
其中所述基于氟的树脂多孔膜的热收缩率为8%或更小,所述热收缩率是根据以下方程式2使用在120℃下热处理30分钟之后改变的横向方向上的长度值和热处理之前所述横向方向上的长度值计算的,以及根据ASTM D 882测量的机器方向上的拉伸强度为60MPa至90MPa,以及所述横向方向上的拉伸强度为70MPa至100MPa:
[方程式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氟的树脂多孔膜,其中所述膜的所述表面区域中的原纤维的平均粗度为50nm至140nm,以及所述膜的所述内部区域中的原纤维的平均粗度为40nm至7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氟的树脂多孔膜,其中所述内部区域对应于从所述基于氟的树脂多孔膜的任一表面起所述膜的总厚度的大于10%且小于90%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氟的树脂多孔膜,其中存在于所述基于氟的树脂多孔膜中的孔的平均孔直径为0.1μm至0.25μm,以及最大孔直径为0.3μm至0.45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氟的树脂多孔膜,其中所述基于氟的树脂多孔膜的孔隙率为70%至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氟的树脂多孔膜,其中所述基于氟的树脂多孔膜的厚度为30μm至5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氟的树脂多孔膜,其中所述基于氟的树脂多孔膜中包含的基于氟的树脂包括聚四氟乙烯、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树脂、四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或乙烯-三氟氯乙烯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氟的树脂多孔膜,其中所述基于氟的树脂多孔膜中包含的基于氟的树脂包含使用JIS K6892测量的标准比重为2.14至2.22的聚四氟乙烯。
9.一种用于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氟的树脂多孔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通过混合基于氟的树脂和润滑剂而制备的基于氟的树脂组合物挤出成片以制备基于氟的树脂片;
将所述基于氟的树脂片在200℃至340℃的温度下以1倍至12倍的比率在机器方向上拉伸;以及
将在所述机器方向上经拉伸的所述片在200℃至320℃下以5倍至25倍的比率在横向方向上拉伸,然后将经拉伸的片在370℃至390℃的温度下热定形5秒至20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制备基于氟的树脂多孔膜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氟的树脂片通过以下来制备:向通过将使用JIS K6892测量的标准比重为2.14至2.22的基于氟的树脂与润滑剂混合而制备的基于氟的树脂组合物施加压力以形成预制体;使用模具以片的形式挤出所述预制体,随后轧制;然后在120℃至200℃下对所述片进行热处理。
11.一种过滤器,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氟的树脂多孔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化学,未经株式会社LG化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980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粘合剂组合物
- 下一篇:新型聚酯酰胺、其制备方法以及聚酯酰胺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