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车辆电池组冷却系统和使用电动车辆电池组冷却系统的电动车辆电池组系统冷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09324.2 | 申请日: | 201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07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崔允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LG新能源 |
主分类号: | H01M10/6572 | 分类号: | H01M10/6572;H01M10/63;H01M10/6556;H01M10/625;H01M10/613;H01M10/48;H01M10/44;B60L58/26;G01R31/38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伟;王伟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车辆 电池组 冷却系统 使用 系统 冷却 方法 | ||
1.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池组冷却系统,包括:
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
水冷却装置,所述水冷却装置具有被安装为允许与所述电池的外侧进行热传导的冷却剂导管,并且所述水冷却装置被构造为通过将冷却剂引入所述冷却剂导管中而利用热传导来间接地冷却所述电池;
热电模块,所述热电模块在所述水冷却装置的所述冷却剂导管处被安设在进口冷却剂导管和出口冷却剂导管之间,所述进口冷却剂导管用于朝向所述电池组引入冷却剂,所述出口冷却剂导管用于将冷却所述电池组的冷却剂排放到所述电池组的外侧,所述热电模块具有面对所述进口冷却剂导管的吸热表面和面对所述出口冷却剂导管的散热表面;
电流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被构造为检测被供应到所述电池组的充电电流的大小;和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构造为基于所述充电电流的大小来确定充电C速率,并且当所述充电C速率是预设阈值或者更高时运行所述热电模块,使得在所述吸热表面和所述散热表面之间造成温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池组冷却系统,
其中,所述吸热表面与所述进口冷却剂导管接触,并且所述散热表面与所述出口冷却剂导管接触,使得通过所述热电模块在所述进口冷却剂导管和所述出口冷却剂导管之间进行热交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池组冷却系统,
其中,所述电池组进一步包括电池组外壳和设置在所述电池组外壳的内部的冷却部件,使得冷却剂在所述冷却部件中流动,以冷却所述电池,
其中,在所述冷却部件中形成有连续通道,使得所述通道的两端被连接到用于朝向所述电池组引入冷却剂的冷却剂进口和用于将冷却所述电池组的冷却剂排放到所述电池组的外侧的冷却剂出口,并且
其中,所述进口冷却剂导管被连接到所述冷却剂进口,并且所述出口冷却剂导管被连接到所述冷却剂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池组冷却系统,进一步包括:
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被安设在所述电池组处,以检测所述电池组的温度,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构造为通过使用所述温度传感器来确定所述电池组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并且当所述随时间的变化率是预设值或者更高并且所述充电C速率是所述预设阈值或者更高时,运行所述热电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池组冷却系统,
其中,从所述电池组之外的外部充电装置供应所述充电电流,并且所述电流传感器被安设在将所述电池组和所述外部充电装置连接的充电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池组冷却系统,
其中,从外部电力供应装置供应用于运行所述热电模块的电力,
其中,用于电动车辆的所述电池组冷却系统进一步包括被连接在所述外部电力供应装置和所述热电模块之间的开关,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被构造为通过接通所述开关来运行所述热电模块。
7.一种冷却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池组系统的方法,所述电池组系统包括:
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多个电池;和
水冷却装置,所述水冷却装置被构造为通过将冷却剂引入到冷却剂导管中而间接地冷却所述电池,所述冷却剂导管被安装为允许与所述电池的外侧进行热传导,
所述方法包括:
(a)在用于朝向所述电池组引入冷却剂的进口冷却剂导管和用于向所述电池组的外侧排放冷却所述电池组的冷却剂的出口冷却剂导管之间设置热电模块,所述热电模块具有面对所述进口冷却剂导管的吸热表面和面对所述出口冷却剂导管的散热表面;
(b)通过测量流过将所述电池组和外部充电装置连接的充电线的充电电流的大小来确定充电C速率;和
(c)当所述充电C速率是预设阈值或者更高时运行所述热电模块,使得在所述热电模块的所述吸热表面和所述散热表面之间造成温差,以在所述吸热表面处降低冷却剂的温度,并且朝向所述电池组供应低温冷却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LG新能源,未经株式会社LG新能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932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的控制方法及发动机系统
- 下一篇:一种环形标测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