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对象开关的驱动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980009012.1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0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渡邉一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H03K17/30 | 分类号: | H03K17/30;H02M1/08;H03K17/567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曼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对象 开关 电路 | ||
驱动电路(Dr)对相互并联连接的多个驱动对象开关(SW1~SW3)进行驱动。驱动对象开关具有第一主端子、第二主端子以及主控制端子,通过使主控制端子与第二主端子的电位差在阈值电压以上,允许电流在第一主端子与第二主端子之间流通。各驱动对象开关中的至少两个驱动对象开关的阈值电压彼此不同。对于各驱动对象开关,驱动电路包括电气路径(Loff1、Loff2、Ldis2、Ldis3),该电气路径从第二主端子或者具有比第二主端子的电位低的负电压的负电压源(57)电连接到主控制端子。对于各电气路径,电气路径的阻抗成为使由于经由驱动对象开关的寄生电容流入电气路径的电荷而上升的上述电位差低于阈值电压的阻抗。
相关申请的援引
本申请以2018年1月1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2018-006774号的申请为基础,在此援引其记载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对象开关的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一种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具有第一主端子、第二主端子以及主控制端子的MOSFET或IGBT等开关。通过使主控制端子相对于第二主端子的电位差在阈值电压以上,使开关成为允许电流在第一主端子与第二主端子之间流通的接通状态。另一方面,通过使上述电位差低于阈值电压,使开关成为阻止电流从第一主端子向第二主端子流通的断开状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164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当开关变为断开状态时,能通过开关的寄生电容向主控制端子供给电荷。在这种情况下,主控制端子相对于第二主端子的电位差在阈值电压以上,尽管想将开关维持在断开状态,但是会发生开关错误地切换到接通状态的现象即自动导通。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驱动电路包括从第二主端子或具有比第二主端子的电位低的负电压的负电压源电连接到主控制端子的电气路径。
作为开关的驱动电路,已知一种对相互并联连接的多个开关进行驱动的电路。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多个开关,分别通过电气路径从第二主端子或负电压源电连接到主控制端子。此处,存在多个开关中的至少两个开关的阈值电压彼此不同的情况。阈值电压较低的开关比阈值电压较高的开关容易发生自动导通。因此,在对相互并联连接的多个开关进行驱动的驱动电路中,需要用于可靠地抑制自动导通的结构。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抑制自动导通的发生的驱动对象开关的驱动电路。
本发明的驱动对象开关的驱动电路对相互并联连接的多个驱动对象开关进行驱动,上述驱动对象开关具有第一主端子、第二主端子以及主控制端子,通过使上述主控制端子与上述第二主端子的电位差在阈值电压以上,使上述驱动对象开关成为允许电流在上述第一主端子与上述第二主端子之间流通的接通状态,通过使上述电位差低于上述阈值电压,使上述驱动对象开关成为阻止电流从上述第一主端子向上述第二主端子流通的断开状态,多个上述驱动对象开关中的至少两个驱动对象开关的上述阈值电压彼此不同,对于多个上述驱动对象开关,分别包括电气路径,该电气路径从上述第二主端子或者具有比上述第二主端子的电位低的负电压的负电压源电连接到上述主控制端子,对于多个上述电气路径,上述电气路径的阻抗成为使由于经由上述驱动对象开关的寄生电容流入上述电气路径的电荷而上升的上述电位差低于上述阈值电压的阻抗。
本发明中,对于相互并联连接的多个驱动对象开关,分别包括从第二主端子或具有比第二主端子的电位低的负电压的负电压源电连接到主控制端子的电气路径。此外,对于多个电气路径,电气路径的阻抗成为使由于经由驱动对象开关的寄生电容流入电气路径的电荷而上升的上述电位差低于阈值电压的阻抗。因此,即使在多个驱动对象开关中的至少两个驱动对象开关的阈值电压互相不同的情况下,也能抑制自动导通的发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电装,未经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90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