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用粘合剂组合物及使用其的电池用粘合性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80008865.3 | 申请日: | 2019-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1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杉木友哉;伊藤隆浩;今堀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亚合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9J123/26 | 分类号: | C09J123/26;C09J11/06;C09J11/08;H01M8/02;H01M8/0206;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吴宗颐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粘合剂 组合 使用 粘合 部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用粘合剂组合物,其包含:具有酸性基团和/或酸酐基、且酸改性度为0.001~0.10mol%的酸改性聚烯烃(A),以及含有烷氧基甲硅烷基的化合物(B);其中,相对于该酸改性聚烯烃(A)100质量份,该含有烷氧基甲硅烷基的化合物(B)的含量为2~35质量份。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用粘合剂组合物,其中,上述(B)成分包含选自含有烷氧基甲硅烷基的聚烯烃(b1)、含有烷氧基甲硅烷基的乙烯基聚合物(b2)和硅烷偶联剂(b3)中的至少1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用粘合剂组合物及使用其的电池用粘合性部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热熔型粘合剂组合物作为成型为膜状或片状的粘合性膜或片(以下,统称为“粘合性部件”),可用于组装入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话(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车辆(汽车)等中的锂离子电池、以及燃料电池等化学电池、以及太阳能电池和电容器等物理电池。
为了粘接用于这些电池的构成部件的基材的铁、铝、钛及其他金属等、以及它们的合金等的金属基材,已知,当使用以酸改性的烯烃系热塑性树脂(以下,也称为“酸改性聚烯烃”)为主成分的热熔型粘合剂组合物时,可得到比较良好的粘合力。
特别是,在锂离子电池中,有时用作电解质的六氟磷酸锂与水分反应而产生氢氟酸,另外,在燃料电池中,有时从作为电池构成部件的电解质膜产生氢氟酸等酸,因此要求耐酸性。
进而,在锂离子电池中,要求对用作电解质的溶剂的碳酸亚乙酯或碳酸二乙酯等具有耐久性,另外,在燃料电池中,为了在电池内部使含有乙二醇或丙二醇等的冷却液循环以冷却因发电而发热的电池,要求对上述乙二醇等也具有耐久性(以下,将这些耐久性统称为“耐溶剂性”)。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粘合剂组合物,其含有特定的酸改性聚烯烃、未被酸改性的热塑性弹性体、和具有环氧基的硅烷偶联剂。其通过硅烷偶联剂与金属基材表面的羟基之间的化学键合,获得粘合力,耐水性优异。
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由满足特定性状的低粘度丙烯系基础聚合物50~99质量%和满足特定性状的酸改性丙烯系弹性体1~50质量%构成的树脂组合物、以及含有该树脂组合物的热熔性粘合剂。其对聚烯烃系基材的附着性优异,同时,与金属基材的粘合力也优异。
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电子装置用膜状密封材料,其具备:以10:90~90:10的质量比含有酸改性聚烯烃系树脂和硅烷改性聚烯烃系树脂的粘合性树脂层、以及防止或抑制水蒸气透过的水蒸气阻挡性树脂层。其在短时间的热压下对被粘接体的粘合性优异,而且在湿热条件下时粘合力不易降低,耐湿热性优异,还具有高的水蒸气阻挡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1-2137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13-060521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14-1499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使用专利文献1~3所述的粘合剂组合物来粘接用于电池的构成部件的基材的金属基材的情况下,存在虽然在常温和湿热条件下的粘合力优异,但在高温下被酸性水溶液浸渍后的粘合力、和在高温下被溶剂浸渍后的粘合力(以下,统称为“高温下的耐酸性和耐溶剂性”)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正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用于电池用途的金属基材的粘接中,在高温(95℃)下的耐酸性和耐溶剂性均优异的电池用粘合剂组合物、以及使用其的电池用粘合性部件。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在用于电池用途的金属基材的粘接中,在高温下的耐酸性和耐溶剂性均优异的电池用粘合剂组合物、以及使用其的电池用粘合性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亚合成株式会社,未经东亚合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88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