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固态二次电池用电极片及全固态二次电池以及两者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80006495.X | 申请日: | 2019-01-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668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 发明(设计)人: | 矶岛广;小泽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4/139;H01M4/62;H01M4/66;H01M10/05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张志楠;褚瑶杨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 二次 电池 用电 以及 两者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固态二次电池用电极片及具备上述全固态二次电池用电极片的全固态二次电池以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全固态二次电池用电极片在集电体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依次具有包含导电性粒子(C)的导电体层和电极活性物质层,其中,在JIS B 0601:2013所规定的最大高度粗糙度Rz为3.0~10μm的上述导电体层的表面上具有含有中值粒径Rsubgt;am/subgt;的活性物质(A)和中值粒径Rsubgt;se/subgt;的无机固体电解质(B)的上述电极活性物质层,上述Rsubgt;am/subgt;、上述Rsubgt;se/subgt;及上述Rz满足下述式(1)及式(2),式(1):0.15<Rz/Rsubgt;am/subgt;<90;式(2):0.15<Rz/Rsubgt;se/subgt;<9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固态二次电池用电极片及全固态二次电池以及全固态二次电池用电极片及全固态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为具有负极、正极及夹在负极与正极之间的电解质,并且能够使锂离子在2个电极之间往复移动以进行充电和放电的蓄电池。以往,在锂离子二次电池中,使用有机电解液作为电解质。然而,有机电解液容易产生液体泄漏,并且由于过充电或过放电而有可能在电池内部发生短路并被点燃,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无机固体电解质来代替有机电解液的全固态二次电池备受关注。在全固态二次电池中,所有的负极、电解质及正极均由固体构成,能够大幅度改善作为使用了有机电解液的电池的课题的安全性或可靠性,并且也能够延长寿命。而且,全固态二次电池能够设为电极和电解质直接排列并串联配置的层叠结构。因此,与使用了有机电解液的二次电池相比,能够实现高能量密度化,并且期待应用于电动汽车或大型蓄电池等中。
为了实现这种全固态二次电池的实用化,正在积极地研究正极侧或负极侧的构成部件。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在层叠型锂离子二次电池中,若集电体与电极活性物质层的密合变弱,则在片材切割时,有可能由于电极活性物质层的剥离而产生污染。为了解决该问题,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电极集电体具有在与电极活性物质层接触的一侧具有凹凸的碳涂层。
并且,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若具有导电体层的电极层叠体在冲压之后用于电池中,则在导电体层与电极活性物质层之间容易产生剥离。为了解决该问题,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电极层叠体具备集电体层、设置于该集电体层的表面上的导电体层及设置于该导电体层的表面上的电极活性物质层,并将导电体层的电极活性物质层侧的表面粗糙度设定在规定范围内。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23993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2131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在集电体上隔着导电体层具有电极活性物质层的全固态二次电池用电极片通常以被卷绕的状态流通。因此,要求上述全固态二次电池用电极片具有即使以小的弯曲半径使其弯曲(卷成卷状)电极活性物质层与导电体层也不易剥离的特性。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全固态二次电池用电极片,即使以小的弯曲半径使其弯曲而卷取成卷状之后展开卷状态时,电极活性物质层与导电体层也不易剥离而以层叠状态用作构成部件,从而能够实现放电容量优异的全固态二次电池。
并且,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上述全固态二次电池用电极片的放电容量优异的全固态二次电池以及其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800064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